從1月18日開始,亞馬遜上調了FBA相關的費用,賣家的成本又增加了不少。
雖然亞馬遜提高的這部分費用最終會被賣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對於賣家端來說,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消化期。
在這個階段,會有賣家漲價以反映成本的上升,但也一定還有一部分賣家會犧牲自己的利潤,維持當前的售價來保銷量和市場份額。類似於經濟學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會持續一段時間,只不過不是以產品質量爲要素,而是以價格爲要素。
今天,藉着亞馬遜費率上漲這個話題,我來試着梳理一下亞馬遜賣家在運營中的成本問題。
簡單理解,亞馬遜賣家的成本結構主要有幾個方面:
1、採購成本
2、FBA頭程物流成本
3、廣告促銷成本
4、銷售佣金
……
拿銷售價格減去上述成本,基本上就可以等於產品的毛利潤。
但實際上,亞馬遜賣家的成本遠不止上述這些。
FBA頭程物流方面呢?
商業快遞、空運、海運等不同的選擇會影響成本的大差別,不同的貨代每次的報價也會各異,再就是,貨代能否給帳期又會影響你的資金週轉率,甚至於如果貨物不幸丟失時的賠償和解難易度,另外,賣家發貨前是否考慮到輕重搭配,是否考慮到實際重大於體積重,是否會裁紙箱等等,都會影響到你的成本的高低。
看似是一個簡單的物流發貨,真的細摳下來,節省2%的利潤率還是大有可能的。
廣告促銷成本是運營中的成本,但:
是否要投放廣告,怎樣投,投放多少,
廣告投放中怎樣分析廣告數據以及怎樣進行優化調整,
哪些促銷值得設置,哪些促銷純屬浪費,
在廣告、促銷、售價、銷量和BSR排名之間要達成怎樣的平衡,以實現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等等,
這些話題都是值得每個賣家在運營中反覆琢磨的。
我曾經寫過一系列文章《運營是道算術題》,我總是強調運營講究算總賬,但按我實際接觸到的賣家來看,絕大多數的,要麼缺少基礎的商業思維,要麼懶於思考習慣性投機取巧缺少運營的全局觀,最後的結果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真的應了美團的王興那句話,“很多人爲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寧願做任何事”,但不思考,沒有全局觀,註定學費會很貴。
促銷佣金費用這些,和你所選產品的類目、大小、重量、價格有關,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一個產品同時符合兩個精準類目,而兩個類目的佣金百分比相差很大,這時候,選擇費率低的類目節點就節省了不少費用,再就是,同一個產品,在包裝尺寸、重量上做些許調整,興許就把別人的標準件變成了自己的小標準件,費用也會有大不同,賺錢難,省錢相對容易,但要想省錢,一是需要有意識,關注細節,二是需要熟悉平臺規則,這些看似很容易的東西,真正想做好,卻少不了用心二字,而就這麼兩個字,已經把很多人排除在門檻之外了。
以上,每個點,每句話,都能夠幫你省錢賺錢,不信,你仔細琢磨琢磨。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