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站外引流服務】0風險 · 高利潤 · 免費廣告 · 免費測品推新 · 清庫存 點擊立即解鎖 >>

價之鏈遭亞馬遜封號,被凍結資金近800萬元。

封號大潮中,價之鏈作爲跨境電商的老牌大賣亦未能倖免。在其母公司潯興股份最近發佈的公告中,由於封號,價之鏈被亞馬遜凍結的資金接近800萬。

凍結資金近800萬元,價之鏈曾遭亞馬遜封號

去年,亞馬遜掀起的封號潮,致不少中國賣家深受重創,頭部賣家轟然崩塌,中小賣家噤若寒蟬,而跨境大賣價之鏈也不例外。

在價之鏈母公司潯興股份發佈的最新公告中,價之鏈在2021年跨境電商業務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餘額1684.10萬元,計提壞帳準備685.57萬元,計提比例 40.71%。其中,由於部分賬號被亞馬遜凍結,導致其亞馬遜計提壞賬準備爲263.93萬元。

凍結資金近800萬 ,價之鏈也曾遭亞馬遜封號!

具體來看,價之鏈在亞馬遜平臺被凍結的賬號資金高達789.75萬元,而價之鏈給出的解釋是由於亞馬遜平臺規則調整,其部分店鋪因涉嫌不符合平臺規則所致。

雖然價之鏈表示正在與平臺申訴溝通以追回凍結資金,但就多數賣家封號被凍結資金的追回情況來看,賬號毫無解封的跡象,資金被追回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目前,價之鏈已經對該部分的應收款按30%單項計提壞賬準備。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價之鏈第一次捲入封號風波了。

早前,歐盟新稅法的實施引發了歐洲VAT體系的大變革,由於價之鏈當時的經營團隊未及時應對,導致其亞馬遜德國站的部分賬號被凍結,銷售款項無法收回;此外,因前期違反速賣通平臺運營規則,致價之鏈相關賬號被凍結,後期當時的經營團隊決定退出速賣通渠道,導致銷售款項餘額無法收回。

在價之鏈母公司潯興股份2021年的財務報告中,跨境電商部分的業務營業收入爲5.5億元,同比增長46.48%,其中利潤總額爲-988.91萬元,同比減虧74.98%。就價之鏈而言,其2021年的營收和利潤的不穩定,不僅僅是受封號潮的影響,還包括多方面的因素。

廣告費用飆升似乎是所有賣家面臨的問題,自亞馬遜政策收緊以來,不少賣家直呼亞馬遜廣告費用直線飆升,已經燒不起了,而價之鏈亦是感同身受。就財務報告數據來看,爲穩定和提高產品的listing排名,價之鏈在2021年的廣告營銷推廣費用投入比增加了2114萬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2%。

去年物流費用飆升的現狀不少賣家更是有目共睹。在2021年,價之鏈共發生頭程以及二程上的物流支出爲6584.92萬元。此外,由於價之鏈30%以上的存貨存放於英國、日本等臨時週轉倉,導致其在2021年產生的倉儲費用高達1241.58萬元。

庫存也是影響價之鏈營收的一大因素。在2021年,潯興股份跨境電商業務庫存增加9398.67萬元。其給出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7月價之鏈剛從原經營團隊接手,以消化原有庫存爲主;2021年又加大了新店及新品佈局,8-10月採購較多,存貨以備戰第四季度旺季銷售;第四季度競爭激烈以及亞馬遜平臺政策的變化,導致銷售低於預期,致期末庫存同比增長96.35%,存貨週轉率爲1.88次,下降了24.14%。

電商板塊增長23.46%,價之鏈能否衝破陰霾?

在2022年,潯興股份的財務報告數據中,我們可以窺見其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爲4.74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029.61萬元。其中,潯興股份電商板塊業務同比增長23.46%。反觀2021年,其跨境電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利潤虧損988.91萬元,可以看出價之鏈營收依然在保持着穩健的增長。

價之鏈旗下所售產品均爲自有品牌,生產產品涵蓋家居生活用品、保健美容、3C電子產品、汽車周邊以及其他產品等多個領域,主要通過亞馬遜、Shopify獨立站等第三方平臺將產品銷往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等地區。

凍結資金近800萬 ,價之鏈也曾遭亞馬遜封號!

毫無疑問,旗下產品爲價之鏈的營業收入提供着巨大的支持。就數據來看,2021年,價之鏈通過第三方銷售平臺實現線上銷售收入5.21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49.80%。而家居、美容、3C、汽車周邊以及其他產品的收入分別爲1.05億元、1.68億元、1.71億元、0.55億元、0.21億元,分別佔全年電商業務收入總額的20.21%、32.34%、32.8%、10.56%、4.09%。

作爲老牌大賣,價之鏈的成功方法仍值得不少賣家借鑑。據悉,價之鏈專門設立了供應鏈採購部,主要負責在銷商品、包裝材料的採購、採購貨款的支付以及供應商關係的維護,保證價之鏈採購產品按時順利地完成。其次,就是通過小批量多批次方式,根據市場情況提前備貨。

但就大環境而言,價之鏈未來的發展還是一個未知數。近些年,疫情給跨境電商帶來了巨大的增量,但也在預示着大起大落。對比前兩年,賣家的利潤下滑相當嚴重,尤其是自去年封號潮以來,跨境大賣們發出的2022年一季度財報更是清晰地說明了這一切。

跨境通: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4.66億元,同比下滑51.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016萬元,同比下滑121.21%;

華鼎股份(通拓科技母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5.69億元,同比下滑33.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623萬元,同比下滑187.09%;

傑美特: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16.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08萬元,同比下滑165.71%。;

瑞貝卡:報告期內營業收入3.22億元,同比增長4.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8萬元,同比下滑28.33%;

天澤信息(有棵樹母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下滑71.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700萬元,同比下滑13.96%。

在這其中,有已經上市多年的業內大佬,也有剛上市不久的優質大賣;有深耕多平臺的賣家,也有主做獨立站的業界楷模。但無一例外,在2022年第一季度他們的業績都並不理想。

而對於賣家來說,跨境電商依舊處於不斷髮展中,一波波的後浪興起的同時,一波波賣家也會被洗牌。在跨境電商行業日趨合規的情況下,賣家更需要改變依靠慣有謀求紅利的方法,去深思新的打法。


關鍵詞:亞馬遜賣家,價之鏈,亞馬遜運營,跨境

上一篇:超大件傢俱衣櫃沙發海運到新西蘭基/督城雙清包稅怎麼操作 下一篇:亞馬遜、速賣通測評是什麼?它爲什麼這麼重要?測評又能夠帶來什麼優勢呢?

點擊諮詢現在有哪些新興平臺值得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