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着Temu的入場,跨境電商似乎又出了新的變化,身爲跨境電商參與者的您,應該以怎樣的歷史眼光與未來前瞻來審視Temu,亞馬遜的愛恨情仇?
01
Temu用不到一年時間,走完亞馬遜的站點擴張
自2022年上線以來,一路高歌的Temu剛剛在7月1日入駐日本站,App已在日本“購物”類第一名,沒想到,僅僅半個月時間,Temu 再次擴大其亞洲市場版圖,正式上線韓國。
來源Temu
不僅於此,據可靠消息稱,Temu還計劃在今年8月開放中東站點,不過目前暫無具體上線日期。目前,Temu的版圖正在從發達國家與地區逐漸向新興國家市場拓展,報道稱,拉美、東南亞以及中東都將成爲該平臺未來的重要佈局方向。
02
Temu披着“全託管模式”的戰袍,攻城略地
“挨最狠的罵,飆最快的車”的Temu,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幾乎走了亞馬遜從2002年到2023年的所有路程。更讓跨境界震驚的是,Temu在今年6月份,發展不到一年的Temu已追趕到美國訪問量的第五名。
來源AMZ123
在TEMU一路狂飆的背後,Temu也引起了不少賣家的思考。
來源知無不言
而備受爭議的是Temu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的“全託管模式”。依靠工廠-全託管平臺-買家的流程,這套跳過自運營模式的殺手鐗,造就了極低的價格體系,從而導致商家之間在價格相搏殺。
價格雖然不是決定市場的最終利器,但價格始終是市場的殺伐利器。利用低價以及補貼往往都是很多平臺快速搶佔市場的一種手段。
再者,利用全託管模式,表面上看起來,不用拍圖,不用壓資金備貨,不用運營,自帶賬期,甚至沒有庫存滯銷的風險,它只需把控國內供應鏈,採用低價策略,其他的交給Temu打理就可以了。
來源EU交流羣
區別於亞馬遜的運營模式。在亞馬遜想獲得流量必須聘請運營,還需要花很多時間研究廣告,研究排名,優化listing,研究平臺的外部與內部流量入口,從而爭取更多的流量傾斜。據業內人士介紹,自Temu踏入跨境電商之後,在輕小件的產品,對亞馬遜的衝擊很大,亞馬遜低價產品根本螺旋不過temu。
亞馬遜流量地圖
03
Temu,亞馬遜誰會是最終王者?
根據Digital Commerce 360的數據,美國有近500個B2B電商平臺,其中亞馬遜的銷售額最高。在美國的B2B市場上,幾乎三分之一的交易是在Amazon Business上完成的。2022年,Amazon Business的全球商品總值(GMV)爲350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250億美元,其中包括直接銷售和第三方賣家的銷售。而從全球的銷售額來說,亞馬遜依然是遙遙領先。
不過,雖然亞馬遜仍是現在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但依然面臨不少挑戰。
如今,跨境電商市場依然競爭劇烈。
亞馬遜不僅僅面臨海外沃爾瑪、eBay等平臺的挑戰,還面臨TikTok、Temu新起之秀的蠶食。
Temu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佈局了亞馬遜20年所走的路。
有賣家認爲,Temu先是短時間內搶奪客戶,然後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再以工廠出廠價的價格留住大量用戶。而亞馬遜的賣家是從工廠進貨,在成本上是降不下來。他甚至戲稱”三年後的今天,貝索斯最後破產到在某個橋洞下過夜……“
畢竟,在國內,拼多多就是用低價策略抄了淘寶的後路,成就了”黃金十年“。
Temu採用低價、激進的擴張方式,目前還沒有一個跨境電商平臺可以做得到它這種氣勢如虹的跨境電商神話。
來源知無不言
雖然Temu的擴張如此驚人,入駐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但是有很多賣家認爲Temu的仍是一個不成熟的平臺,具有不少的風險。
來源EU交流羣
他其中提到,Temu的產品價格,一些只有亞馬遜價格的三分之一,這種模式是否涉及到傾銷法。另外,在圖片版權方面,Temu生搬硬抄亞馬遜圖片,不少還是建模渲染圖片,各類侵權商標專利的商品在Temu也是可以大行其道,這種做法可能分分鐘鍾都要面臨美國律所的起訴。還有,在亞馬遜上很多不能銷售的違禁品,在Temu上是可以銷售的。
所以,他有理由相信,這每一種隱藏的風險似乎都會導致Temu爆雷。
不過,據品牌君瞭解到,Temu在進軍歐洲市場在合規方面並不是野蠻生長的方式。例如,對於出口歐盟的產品需要註冊德國、法國EPR的規定,亞馬遜雖然早已要求實施,但是對於Temu也要要求賣家遵守當地的法規。
TEMU賣家收到的通知
Temu向左,亞馬遜向右。十年之後,Temu,亞馬遜誰會是跨境電商的王者?這需要時間來回答。
(來源:跨境VAT)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