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東南亞仍是TikTok增長的主陣地
遠離華盛頓特區嚴格審查的 TikTok 首席執行官周受資本月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一場活動中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這位新加坡人穿着傳統的蠟染襯衫,在首都雅加達擁抱了熱情的觀衆。在閃爍的迪斯科燈光和歡快的音樂中,他宣佈 TikTok 將在東南亞“投資數十億美元”,贏得了政府官員和粉絲的掌聲。
他表示,印度尼西亞將在未來五年內從 TikTok 獲得 100 億美元的投資。這一慶祝活動與他去年三月在美國面臨的監管活動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兩位熟悉該公司銷售額的人士透露,其內部市場TikTok Shop今年在印度尼西亞的電商銷售額預計將是去年25億美元的兩倍多。
據預測,該應用今年在東南亞的商品銷售總額 (GMV) 預計將達到 150 億美元,這一數字將佔其全球銷售額的大部分,而且遠高於去年的 44 億美元。
然而,TikTok 在亞洲面臨的挑戰是,要從低價的時尚和美容商品(Tiktok在東南亞增長的主要原因)轉向更高單價的商品,例如家居。
盤踞東南亞的還有騰訊系的shopee和阿里系的lazada,Temu虎視眈眈,現在的東南亞就像2017年的中國電商,每個人都以爲阿里就是壟斷線上電商的巨頭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乾坤未定,誰能在東南亞存活到最後,還需要時間來較量。
02 TikTok與美國第三方倉庫合作
TKFFF獲悉,TikTok爲了讓美國消費者更快地收到他們購買的商品,已經和美國第三方倉庫建立合作關係,並簽署了物流協議,爲TK賣家提供存放貨物、包裝和運輸等服務。
物流是線上電商關鍵的一環,高效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是一個平臺能否在市場上存活長久的基礎。
從這個行爲來看,TikTok就是要給亞馬遜、shein、temu瓜分美國這塊“香餑餑”。
03 TikTok建立自營商店
TKFFF獲悉,TikTok正在測試一個新的平臺內應用“Trendy Beat”,這表明TikTok計劃開始在視頻應用程序中銷售自己的產品,內部稱爲“Project S”。
通俗來講,就是“平臺自營”。
TikTok身爲平臺方,手握大數據,輕而易舉就能檢索到熱賣商品,平臺向工廠定製生產或者採購,再把產品放到“Trendy Beat”上售賣。
目前這個項目正在英國進行測試,現在上架的商品都是之前在熱門視頻中出現過的爆品。
TKFFF瞭解到,平臺的目的是爲了讓TikTok Shop加入更多新商家,讓品牌方在該平臺上銷售商品。
雖然意思模棱兩可,但是不難讓人聯想到此前的大熱門話題“全託管模式”,和這個計劃的用意幾乎不謀而合。
TKFFF大膽猜測下,全託管的商家負責供貨,TikTok把商品都上架到這個平臺內部自營店——Trendy Beat,再由平臺人員運營店鋪,店鋪中的商品類目再做細分,有點“TikTok商城百貨”的意思。
佔盡低價供貨和最大流量優勢,TikTok這波要是成了,就是給其他平臺樹立標杆了。
原創:TKFFF跨境導航網
圖片來源:TikTok截圖
(來源:發哥聊TikTok)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