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跨境出口情報局
在不斷變化的零售世界中,唯一不變的是——熱衷於討價還價的消費者。在全球經濟衰退、持續存在的生活成本危機和不斷走高的通脹率塑造的大背景下,海外消費者的性價比意識尤爲凸顯。
中國出海電商平臺SHEIN與TEMU,憑着超低“地板價”抄底,並將一衆海外電商平臺按在地上摩擦,實可謂“異軍崛起”。其中,英國市場競品就表示“震感強烈”。如電商第三方服務機構Scayle的國家經理Craig Smith所說:“自從SHEIN和TEMU走紅以來,eBay和亞馬遜等公司在英國的用戶數量都在下降。”
數據機構Kantar研究收集了全球範圍內的谷歌搜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截至2024年1月,SHEIN的月平均搜索量接近6200萬次,而TEMU的搜索量則爲1900萬次。
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TEMU的搜索率同比增長了3022%,而儘管SHEIN的搜索量基數較高,但其增長速度則要慢得多,增長率僅爲9%。
激烈的海外市場競爭中,不禁有人三連發問:
這兩家零售商是如何影響海外電商零售市場的?
他們之間激烈的競爭的原因是什麼?
從長遠來看,誰才能贏得消費者芳心?
1、本是同根生,相煎了
兩家的相同點:SHEIN與TEMU都來自中國,產品價格低得讓人驚歎。
兩家的不同點:SHEIN更垂直於時尚品類,擁有來自亞洲、歐洲、中東和美國的庫存;TEMU則從中國工廠直接運送訂單,並作爲第三方賣家的電商渠道而運營,銷售泛類商品。
兩家公司看似各忙各的,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但並沒有阻止這激烈的競爭逐步醞釀發酵......
據悉,SHEIN擁有穩定的客戶羣體基數,反觀TEMU上的產品數量龐大,導致搜索和產品推薦的效率降低。
然而,根據移動情報機構Data.ai的數據指出,2023年,TEMU是英國同比增長排名第一的應用程序,下載量增長了34%。而SHEIN則未能進入榜單前20名。電子商務顧問Sue Azari認爲,這是因爲SHEIN的增長已經開始出現停滯,而TEMU仍有更廣泛的受衆需要吸引。
CACI負責爲美國政府多個安全部門及衛生部門提供服務,該機構分析師Chris Lidington表示,隨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SHEIN和TEMU都可以開始吸引更富裕一點的消費者,利用這一羣體來佔領更廣泛的市場份額。
2、業務增長之戰
去年,TEMU的支出超過SHEIN並登上海外媒體的頭條新聞,5月份支出增長了20%。應用信息平臺Business of Apps的預測數據指出,截至去年年底,TEMU的月商品總額將到10億美元,而SHEIN的商品總額在2022年將達到300億美元。作爲新入局的電商平臺,TEMU確實在與SHEIN進行着市場競爭。
然而,每個人都關心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這兩個競爭對手分別在哪裏贏得了份額,以及他們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找到各自的增長?
着眼於TEMU的業績,CACI與《零售週刊》發佈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4月以來,TEMU的銷售額迅速增長,這家價值巨頭在英國的總銷售額有望很快超過Poundland。
雖然TEMU的交易量增長迅速,表明該品牌的客戶獲取能力強勁,但該零售商的平均交易價值(ATV)仍然相對平穩,區間爲16至17英鎊。
SHEIN的平均交易價值則較高,略低於30英鎊,在過去兩年中也相對持平。SHEIN的交易數量與競品Very和Asos相似,自2023年1月起銷售額同比增長42%。
同時CACI研究結果也發現,SHEIN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低於TEMU消費者,這可能推動其更高的平均交易價值增長。
CACI零售和快速消費品副合夥人Chris Lidington表示:“隨着SHEIN和TEMU在英國市場繼續蓬勃發展,通過在生活成本危機中提供價格實惠的產品,我們可以看到其在覈心客戶羣之外的迅速擴張。”
3、社會地位,誰是大哥?
供應鏈和移動投資者Dynamo Ventures的執行合夥人Jon Bradford強調,雖然兩個品牌都依賴社交媒體作爲其增長戰略的一部分,但SHEIN顯然正在英國市場中大展拳腳。這家快時尚巨頭擁有相當高的追隨者和參與度,近期還從Frasers手中收購了時尚品牌Missguided,吸引了更多的時尚消費者。
TEMU在產品範圍的廣度方面也具有優勢,因爲它就像一個大型商店,提供從鍵盤清潔刷到頭皮按摩器等方方面面的產品,售價也僅爲19便士,消費者在訪問網站後立即可以得到服務。
內容服務機構Vudoo的Nick Morgan補充道,SHEIN在時尚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因爲它可以快速適應趨勢,而TEMU則被視爲一個市場和更多類別的所在地。TEMU在這裏佔據了競爭優勢,不可避免地爲未來的增長打開了大門,爲新產品和類別提供了更多空間,並吸引了更廣泛的人羣。
從這兩家公司的快速增長中可以明顯看出,它們的成功對其他零售商產生了影響。
媒體公司VML的全球首席商務數字官Debbie Ellison表示,兩家公司“激進”的定價策略給競爭對手帶來了壓力,要求他們降低價格並進行創新,以保持競爭力。
“這兩家零售商將KOL和社交商務相結合,打造出折扣和促銷爲王的購物體驗。”她補充道。
4、誰更勝一籌?
雖然SHEIN的增長最近趨於穩定,但TEMU的增長主要是付費投資的結果,而非依賴於自然流量增長,這標誌着兩家公司戰略和前景的不同點。
TEMU在英國的服裝和配飾廣告曝光度方面排名第一,高於亞馬遜、eBay、Asos、SHEIN和耐克,但這只是按此付費的投資所帶來的結果。
SHEIN從本地化的角度出發,通過與品牌合作、收購品牌以及引入本地賣家等策略提升競爭優勢,更具戰略性,這對於企業的長期生存能力也更加至關重要。
由於電子商務環境的動態性,想要預測哪一家平臺將脫穎而出,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儘管如此,內容服務機構Vudoo的Nick Morgan表示,他更願意相信SHEIN更有可能保持其競爭優勢。
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SHEIN可能會因其對目標市場的深入瞭解和無與倫比的供應鏈效率而保持其在快時尚領域的優勢。
TEMU最終可能會成爲一個強大的泛品類電子商務平臺,與亞馬遜和eBay等公司相媲美,特別是如果該平臺成功地利用其廣泛的產品範圍和有競爭力的價格。
真正的決定因素將是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行爲的能力、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監管壓力、不斷髮展的數字市場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創新來滿足市場需求。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來自"雨果跨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本站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