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英國媒體報道了一件有趣的事,博主Eloura由於不願支付高昂的房租,發動了一項自制“終極小家”的計劃:她先是從Facebook Marketplace免費獲得了一輛潮溼、發黴的房車,接着利用從SHEIN和亞馬遜上購買的商品把舊車 “改頭換面”。
短短四個星期, DIY 高手Eloura就把“廢鋼爛鐵”改裝成了溫馨小家,帶着她的孩子住了進去。在社交媒體上,她向全球網友展示了她的改造過程,已經獲得超過100萬次的觀看和數千個點贊。網友們關注的不僅是這個創意又實用的神奇計劃,更是驚歎於Eloura僅僅使用SHEIN和亞馬遜就購齊了全部潮流裝飾及數百樣家居生活所需。
01:中國製造與國際潮流雙向奔赴,海外時尚消費者湧入SHEIN的“兔子洞”
平價實用且高顏值的中國製造是海外消費達人的摯愛心選,Eloura們不僅沉浸在新奇的網購體驗中,還樂於分享自己的購物戰績,在社交媒體上開箱式曬出大包小包買來的新鮮玩意。Women’s Wear Daily最新發布的調研顯示,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SHEIN是TikTok上“開箱”視頻最熱衷的購買渠道和時尚品牌,“SHEIN”在開箱視頻中出現的次數佔家居用品和服裝展示總量的42%。在該網站上,關於#SHEINhaul的話題累積至今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49億次觀看。
社交媒體網站顯示,#sheinhaul的相關短視頻話題得到了149億次觀看
在有關於時尚購物體驗的論壇帖子和短視頻裏,國外網友每每提到SHEIN,無異於像是說起那個幫助愛麗絲開啓仙境漫遊的“兔子洞”。尤其是以Z世代爲代表的年輕消費者們,這羣佔世界人口總數25%的“互聯網用戶”, 注重彰顯個性和追求多元審美,儼然已經成了平價時尚圈裏最活躍的意見領袖,他們對在SHEIN上購買時尚服飾有着很強的心智,他們的“種草秀”也把SHEIN上其他品類好物進一步推向潮流浪尖。
讓我們把視線從海外潮流前線拉回國內,浙江臨海。兩個鏡片加一幅鏡架,浙江臨海的杜橋鎮是中國“眼鏡之鄉”,專注於設計、組裝、製造眼鏡已經有40多年。賣家陳宇恆是從父輩手上“半接班,半創業”地接過了眼鏡生意,入駐SHEIN平臺兩年時間就搭起了一座屬於他的海外“時尚專櫃”,陸續打造了500多個單品爆款。
在這之前,陳宇恆的家族公司有多年的做外貿眼鏡訂單的經驗,國外客戶大多是轉手將貨供給本土的超市和大賣場,而有限的超市賣場貨架並不需要眼鏡款式的頻繁創新。這也導致了陳宇恆常年只能供應幾個基本款,出海局面始終難以打開。
當尖角、圓形、三角形、蝴蝶結形狀的鏡框,搭配上拼色、花朵、漸變、豹紋等不同花色,眼鏡從功能型產品迅速變爲“一秒變美神器”,大獲消費者好評。入駐SHEIN後陳宇恆能夠直面海外消費者,主動結合平臺提供的趨勢指導和消費熱點創新做眼鏡,並通過小單測款不斷進行款式、顏色和新材質的嘗試,加深瞭解市場偏好,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
“外國的美女喜歡有質感的、有點重量的眼鏡。今年我們開始做海洋色系、珊瑚色系等偏淺色的太陽鏡,消費者反響特別好”。 陳宇恆告訴雨果跨境。
由於覆蓋的消費人羣越來越多,需要開發的款式也更加複雜,陳宇恆的團隊規模不斷擴張,目前跨境電商帶來的銷售增長已佔到陳宇恆家族公司業務的半數以上,他不僅一手建立起了適用於開展電商業務的開發部、運營部,工廠人數也翻了一倍,傳統的眼鏡流水線在火爆需求的倒逼中得以實現產能煥新。
02:時尚產業帶在SHEIN燃爆全球時尚,小衆裝飾成全球潮人剛需,有人因此月銷1400萬
如果說國內時尚的頂流單品是口紅,那麼堪與之“分庭抗禮”的海外頂流單品就要數“假髮”。在Tiktok上,“假髮”話題的累計播放量超過300億次,關注熱度與“口紅”相當。Instagram上集結了近1300萬條關於“假髮”的帖子。國內的小衆配件放之海外,搖身一變成了時尚人士的剛需之選。
不同膚色的消費者紛紛展示購自SHEIN平臺的假髮
許多消費者在假髮上的花費比對自己的真頭髮還要多,一“發”值千金。從事發製品生意的跨境賣家鄧楠,早先就關注到了海外市場對假髮的需求,看到SHEIN推出平臺化戰略後果斷選擇加入,把這個不起眼的小衆生意第一個月就賣出了35萬元。進入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月銷1400萬。
不止是鄧楠,作爲全球最大的發製品產業地,浙江義烏和河南許昌有大量的賣家以經營發製品爲生,尤其是許昌的發製品行業的直接從業者已經超過30萬,這意味着這裏平均每15人就有一人從事這個行業。
鄧楠用“坐火箭”來形容入駐SHEIN後的出貨速度,業務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就業,鄧楠和許多周圍的同行企業還在持續招收運營、設計等崗位的員工,不乏外地人慕名而來,加入這個假髮小鎮出海淘金的生意裏來。
鄧楠觀察到,SHEIN平臺的時尚品類齊全且用戶黏性高,買衣服、買彩妝、買配飾的消費者都會來順便看看假髮,就算是不同品類之間也有很好的互相帶動效果。他說:“感覺國外消費者逛SHEIN就像在逛線下的沙龍店,一站購齊所有的時尚裝備,有的用戶一買就是十幾頂。她們只是爲了自己戴,把假髮當成了出街裝扮的必需”。
據透露,SHEIN上的不少假髮賣家都註冊了假髮品牌,他們針對不同國家的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開發的細分,並搭配不同的產品和模特,力爭直擊目標人羣。有賣家告訴雨果跨境:“比如中東市場偏向棕色黑色,歐美市場喜歡張揚的彩色,不同區域還會喜歡不同曲度的波浪、辮子等等特殊造型,我們都做出來上架到SHEIN上,消費者買得更多了,復購率很可觀”。
同樣以小衆產品打開海外市場大門的還有美瞳賣家程奧。上線SHEIN平臺僅僅三個月,程奧美瞳品牌的1月份銷售就突破了280萬元,遠超他最初的想象。讓他驚喜的不僅是海外訂單暴漲,更是店鋪消費者展現出的對於“美瞳”的超前需求。從模擬漫畫人物的動漫美瞳,到璀璨斑斕的星空系列,再到滿足特殊裝扮需求的動物美瞳,不少消費者在網站買家秀的頁面裏曬出美瞳點綴下的獨特妝容,時至今日還有多款新奇特美瞳產品霸榜Best Seller銷售榜單。
近年來,海外各國市場的電商滲透率越來越高,本土零售商也希望擴大其在線業務,甚至發展出許多商場鼓勵消費者養成“在線下單”的習慣。蓬勃發展的全球時尚貿易市場是吸引中國賣家走出去的重要原因。
儘管國際時尚市場成熟、參與角逐的消費品牌數量衆多,中國跨境賣家整體也尚顯年輕,但時尚之地已經不可或缺地留有屬於中國製造的一席。尤其是工廠型和貿易型賣家們,不再寄所有希望於接到外商的訂單來維持生產,而是更希望通過SHEIN等跨境平臺實現自己的成功出海,開拓更爲廣闊的全球消費市場。
這幾天,陳宇恆掐準即將到來的海外情人節,上架了一批紅色、粉色、珊瑚色的太陽眼鏡。這個月還沒結束,他的店鋪已經賣出了700多萬元。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跨境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