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主營海外節日裝飾擺件的跨境賣家,最近斬獲了許多“意外收穫”。李風最近上架的針對萬聖節、聖誕節定向開發的出海新品就展露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他推出的一款新產品在SHEIN店鋪裏每天都有1000多個消費者下單,這大大超過了預期。於是公司不得不調整產能加大生產。媒體瞭解到,這款外觀上融合了南瓜、樹木、五彩小寶石的桌面爆款擺件,正是李風在注意到SHEIN平臺的節日營銷節點提醒後,提前上架測試萬聖節消費熱度的應景物件。

作爲下半年最大的狂歡節日之一,關於萬聖節的傳統消費已經被海外玩越來越酷——不僅自己要穿怪,還要把家裏扮酷,要跟上流行的圈,更要做最靚的仔。此外,這幾年來不少外國人在夏季落幕之時就會早早着手籌備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歡度節日用品。一份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喜歡提前一個月以上選購節慶產品的這一消費人羣比例已經超過了34%,購買力相當可觀。

銷量暴漲300倍!SHEIN助跨境賣家備戰海外旺季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 不斷拉長的“節日經濟”,更從容的跨境旺季時間

從10開始,國際消費市場進入節奏緊湊的狂歡階段:一連串的節日緊隨而來,從萬聖節的南瓜燈到感恩節的火雞宴隆重餐具,從黑色星期五的全品類購物狂歡到網絡星期一的在線搶購,直到聖誕節的麋鹿和禮物到來,每一個節日都是足以讓國外消費者眼睛發、購買力迸發的關鍵節點。

與此同時,一個有趣的商業趨勢也在興起: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節日假日購物的商業啓動變得愈發前置。部分業內人士認爲,更長的促銷期會爲賣家預留更多的時間吸引顧客,增加銷售額,而從行業維度看來,拉長的促銷活動亦可以減輕國際物流配送高峯期間的壓力,使國際消費者得以從容下單選購種類繁多的中國製造產品,享受到更愉悅的體驗。

以今年萬聖節爲例,很多SHEIN賣家就在提前規劃專屬於歡節日的新產品,希望更早地吸引消費者的預算。這股趨勢不僅僅是短期市場現象,也顯示了全球消費者習慣和市場商業策略的明顯變遷

人工智能數據預測平臺Granularity專注於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數據,它預測的數據支持了上述趨勢:萬聖節的消費延長並非只是一種預感。沃靈頓商學院的學者也認爲,有些零售商依賴節日季來佔據年銷售額的30%,這促使零售商進一步延長銷售時間。“我認爲零售商正在尋找這些機會,他們正努力推動、努力創造消費節日。”他還說,“(零售商)他們希望能夠將銷售擴展到一年中的更多時間。”

在SHEIN網站上,萬聖節品的架時間也變得早,從7月底、8月上旬不少商品銷售量和搜索量就在升溫。以至於今年甚至誕生了一個更新鮮節日”:夏季萬聖節。“夏季萬聖節”被認爲是融合了夏日慶典和萬聖節,從海外人羣對節慶的狂熱需求來看,一年一次熱鬧搞怪的節日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大胃口。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媒體甚至發現一些網友還早早過上了“夏季萬聖節”,也就是說,很多人那時已經忍不住地在慶祝和享受購物狂歡

媒體從SHEIN賣家處瞭解到的消費者習慣來看,不少海外購物狂們會在七八月開始挑選節慶用品,到九月、十月這幾周更是下單高峯期。從購買的產品種類來看,消費者的大部分預算花在置裝和家居裝飾,其次是各種能營造濃厚節日氛圍的產品,比如一些扮靚道具、假髮、美甲等。

即便有的賣家已經在自己的網店裏上架了不少款式的萬聖節新品,還是有買家抱怨新品來得。“我已經買到了一條萬聖節披風,這遠遠不夠”一名來自法國法蘭西島大區的一位消費者在網絡上表示,“還有南瓜耳。去年我有些東西沒有下手,現在我正計劃着如何努力蒐羅,希望圓滿達成今年的消費清單!”

在蓬勃需求的推動下,對於跨境賣家而言,把握旺季產品開發的時間與上新的節奏至關重要,在具有銷售確定性的旺季來臨前,就要提前規劃上新和測款節奏,經過市場的前期檢驗後得到較準確的備貨建議及趨勢預測,才能在旺季到來時頻出爆款,且不斷碼、不斷貨,穩穩接住湧入的用戶訂單。

SHEIN賣家王雲峯在萬聖節期間的銷售很有代表性他在去年7月8日上架了一款萬聖燈飾商品,上架一週日均出單10+;8月初開始迅速攀升,日銷量最高達到2200+單,萬聖期間爆款產品銷量達到60000+單。爆款的出現也帶動了王雲峯整個店鋪銷售的產品,從起量到爆發增長幅度近300倍。

賣家江雲最近也在圍繞着惦記了很久的萬聖節發起了最後階段的“備貨衝刺”。 江雲心態積極的原因很簡單,2023年她從SHEIN上喫到過一波萬聖節裝飾燈銷售的紅利,但可惜準備不足,上架產品太少,導致關鍵時刻庫存沒跟上,大賺變小賺,感到遺憾。所以從今年3月起江雲每隔一段時間都拉着SHEIN的員工溝通節慶燈飾的上新節奏和選品方向,發誓今年旺季要完整地把紅利喫下來。

海外“急性子”消費者的購買激情SHEIN賣家的上新熱情雙向奔赴,對於前者而言,與其等到氣溫下降纔去雕刻南瓜、收集玉米糖、以及考慮裝扮,不如現在馬上把些兼可看性和可玩性的寶貝進自己的購物單

2. 火線聘電商員工,SHEIN賣家重用專業人才迎戰萬聖節

那麼,能否敏銳地捕捉並利用好節慶銷售趨勢,對於跨境賣家抓住旺季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以節慶產品爲主的跨境電商來說,在下半年旺季的銷售業績往往是他們一年收益的主要來源。全年的盈利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短短四個月的市場表現。

作爲萬聖節cosplay的造型幫手,紋身貼賣家郭峯早早開始上架與特殊妝容相關的萬聖節款產品,他們還聘請模特搭配上各種個性飛揚的彩妝,儘可能多地展示出產品的可玩性。郭峯說:“我們會提前規劃年度產品線,每個節日或季節上什麼類型的產品,中間再根據SHEIN團隊的開發建議進行補充,保證消費者能及時找到讓他們眼前一亮的新”。

做好年終節旺季的生意,是鄭遠陽擅長的一件事,他的公司主營布藝節慶公仔,擁有11家工廠(主要分佈在浙江和廣東),其SHEIN店鋪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了70%以上的增長速度,還曾經誕生過一款風靡海外的節慶氛圍布藝公仔,在巔峯時期的單款單月銷售數量超過了100萬隻。

在媒體近日聯繫到鄭遠陽時,他剛剛結束了一場與運營部門和採購部門的內部會議,確認了準備供應海外市場的第二批萬聖節產品備貨已入倉。他要求,爲今年萬聖節而上架的產品都要新,另外突出強設計元素並推出更多組合套裝,鼓勵團隊把今年的萬聖節跟聖誕節的銷售之戰拿下來。

到如何規劃公司發展,鄭遠陽透露,早先從純粹的國內批發企業轉做跨境電商,他幾乎沒有一絲猶豫:在國內的傳統批發網站上經營存在着一個很要老命的問題,就是格外喫庫存。據鄭遠陽描述,比如以前每達成1000萬左右的銷售額,相應的庫存量通常在200萬以上,尤其是銷售的是季節性產品,一旦算不好量和,那麼產生的大量庫存基本上就是要再放一年,到第二年的話很有可能再賣不動了。

“但通過SHEIN做跨境電商之後,我的所有經營決策背後都是根據一組組的銷售關係,賬目很清晰,經營數字很透明。根據這幾年的經驗,SHEIN上的產品銷量相對來說在新品期是會一直增長,增長到某一節點開始趨於平穩。所以這個備貨我大致可以去算得到,並且每次新品推出後先行生產一兩百件再逐步追加,返單完全來得及。

SHEIN自主品牌擅長的小單快反”創新模式通過平臺化模式也在賦能更多賣家和產業帶,在鄭遠陽的工廠裏,“小單快反”已變得易實踐他認爲,SHEIN的其中一項優勢正在於對生產型賣家的按需生產指引和數字化賦能,不僅工具齊全,平臺提供的趨勢和熱賣元素對賣家的運營規劃和產能管理有很大幫助而且相比於其他平臺,SHEIN提供的賣家後臺頁面的操作邏輯和銷售數據更清晰些

下個月萬聖節 就要到來,鄭遠陽公司就要衝刺今年的銷售高點了。他預計今年的萬聖節銷售額超過1500萬,全年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爲此公司正在“招兵買馬”擴充專業電商人員。據瞭解,鄭遠陽的公司從20人規模開始進軍跨境電商,公司已有員工100多人,如今決定繼續擴招30人,以供企業四季度之需及後續發展。

對於新入局跨境電商的一些企業來說,跨境供應鏈的建設、海外營銷、售後服務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經驗值不足的時候,容易導致出海成本攤高,另外,包括瞭解市場和海外合規的風險和成本,都是跨境銷售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通過SHEIN平臺出海無疑許多賣家希望進入“快車道”優質之選

以上內容來自"雨果跨境",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本站取得聯繫。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