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好幾年亞馬遜的賣家們應該發現了,亞馬遜的風格越來越傾向於淘寶風。每次的改革感覺都是朝着淘寶的改革方向在推進。近日亞馬遜究竟又做了何種改革?
今天早上的時候,很多賣家發現了亞馬遜前臺出現了一個重大功能的變化,就是在關鍵詞搜索頁面當中能夠看到商品近一週或者近一月的銷量。
根據目前可查詢的類目數據來看,廚房類目去搜索"bowl",搜索結果以及前臺的店鋪當中今天已經能夠看到產品銷量數據,出現過一陣子,跟淘寶的銷量頁面功能類似。
Toys & Games這個類目裏也有出現,可以直接搜索“toy”這個關鍵詞,關鍵詞搜索頁面也會出現銷量數據,但是點擊進入到商品的詳情頁面是沒有顯示的。
除此之外,在服裝類目以及植物花盆等類目也有銷量展示,大家可以打開亞馬遜的網站,搜索你對應類目的產品的關鍵詞,看看是否都已經顯示銷量了。但是目前來看,只展示了一段時間,亞馬遜應該是在嘗試。對於出現的這項功能,確實跟淘系風格非常相似。
目前國內的電商平臺在搜索頁面輸入相關關鍵詞之後,都會顯示商品銷量,並且還可以按照商品銷量從高到低進行排序,買家們可以根據銷量選擇產品。不過亞馬遜還僅僅是對這一新功能進行內測,沒有全面放開,只在部分類目展示並且展示數據也是分時間段的,但是什麼時候會完全放開還不得而知。

很多賣家還是希望這個功能暫時不要放開,但是既然亞馬遜已經着手在實施了,就很難不繼續推進,畢竟這個功能的開發是需要某個部門的集體努力,如果說取消就取消,這個部門的工作可能就都沒有意義了,並且這項功能對於亞馬遜自營業務來說也是有利的。
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功能可以幫助他們篩選出銷量高的產品進行購買,銷量高的產品的銷量就會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頭部產品。對於賣家們來說,銷量低的肯定就會處於劣勢當中,想要在一堆銷量高的產品當中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對於賣家們而言,好處就是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產品優化,包括圖片、價格、促銷活動,還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進行選品,比起第三方軟件,這些數據更加準確。
如今賣家們想要在這種環境下競爭,就只能通過價格戰或者產品門檻優勢來取勝。爲了能夠在同類產品當中獲取更多的訂單,低價內卷是逃不開的選擇,但是一旦低價內卷的手段被用上,全平臺賣家都會被逼着進行降價,很可能亞馬遜會徹底變成沒有利潤的平臺。
其實亞馬遜平臺始終都是遵循重產品、輕店鋪,重客戶、輕賣家的策略。通過展示銷量,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優質的產品,平臺也更具有競爭力,將所有壓力轉嫁給賣家,然後跟Temu等新興平臺進行競爭。這種情況也必然導致頭部效應非常集中,出現較強的壟斷,新賣家或新鏈接生存的空間也只會越來越低了,逼着賣家們不斷研發新產品去競爭。
如今的這種狀況也是平臺發展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賣家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重視對產品差異化的研究,不斷拓品,不斷優化鏈接。商業的本質就是豐富的選品+高品質+實惠的價格+快捷的配送+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