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店面被封什麼情況?

第一:違規操作,比如賣仿貨,或者上品軟件一下子幾百上千上品被平臺查到了 第二:店鋪註冊的資料,註冊了幾家店鋪,因爲上個月起平臺改革了一份資料一個店鋪,實名制(同份資料被註冊多家店鋪,一家被封其他店鋪都會封) 第三:有的服務商賣店鋪,ip不好,一條IP註冊幾十家店鋪,一家被封,其他也會被影響,所以說要找靠譜的賣店鋪的。
有同行的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蝦皮店面被封什麼情況?

我是野心家一個有野心的跨境作家 看你用的是本土店還是跨境店了 本土:蝦皮官方規定,不允許大陸賣家登錄,一經發現直接封店 看看你的vpn是否穩定 跨境:執照地址被多次且重複註冊 違規操作,看你上傳商品時有沒有進行修改,比如去掉水印之類的 或者是使用軟件一次性上架幾百幾千的商品,被平臺檢測到惡意營銷,也會被封號展開閱讀全文 圖樂做Shopee 要不然就是重複入駐,或者是侵權。
展開閱讀全文 廣州網絡科技 跨境電商歡迎交流xp00811 第一:違規操作,比如賣仿貨,或者上品軟件一下子幾百上千上品被平臺查到了 第二:店鋪註冊的資料,註冊了幾家店鋪,因爲上個月起平臺改革了一份資料一個店鋪,實名制(同份資料被註冊多家店鋪,一家被封其他店鋪都會封) 第三:有的服務商賣店鋪,ip不好,一條IP註冊幾十家店鋪,一家被封,其他也會被影響,所以說要找靠譜的賣店鋪的。
有同行的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阿南商海無邊 首先,先看一下消息提示,是什麼原因導致被封,然後及時聯繫店鋪對應的店鋪經理。
記住,一定要聯繫店鋪經理。

蝦皮有人瞭解嗎?

蝦皮有人瞭解嗎?晚上看了一個直播,老師講了目前入駐蝦皮的優勢,有講了一些操作方法,從註冊到通過平臺考覈,增加曝光度,吸引關注,增加出單量等等,最後是收費環節,手把手帶…顯示全部 ❤瞭解蝦皮平臺就先給大家說說蝦皮的前身。
蝦皮並不是一家總公司,蝦皮的母公司叫SEA,sea是東南亞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也是東南亞唯一一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它的背景十分的雄厚,那麼sea公司旗下有遊戲、支付和蝦皮三個業務板塊。
遊戲是sea做的最早的業務,從09年就開始了,eg: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在東南亞的代理商都是sea,所以說sea公司在東南亞人們心中的地位就像騰訊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那麼大家可想而知騰訊在中國宣傳某一個軟件該有多容易對吧。
那麼蝦皮在中國那麼迅猛的發展也是離不開母公司打造的一個根深蒂固的光環。
那麼騰訊也佔蝦皮40%的股份,也算是最大的股東了呢。
這就是蝦皮的一個背景。
❤蝦皮的背景已經瞭解清楚,那麼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去投身蝦皮0資金創業。
蝦皮平臺的數據成長速度也是非常的快,蝦皮從2015年6月份推出來蝦皮平臺,大概在12月份的時候蝦皮在臺灣和東南亞市場上架。
2017年10月份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新、馬、泰、印、菲、越各國在2018年的時候銷售額幾乎全部都是第一,在當地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2017年交易額已經達到了40億美金,2018年全年的交易額突破了百億美金,這些數據都可以在紐交所的官網上查得到。
目前跨境電商平臺當中能達到百億美金交易額的屈指可數,也就是說蝦皮用了3年的時間躋身全球前茅,而其他電商平臺都是用了數十年的沉澱,這就是目前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蝦皮黑馬。
2020-04-11 15:28

新手想做蝦皮電商,但聽說蝦皮和國內拼多多一樣,靠壓低價進行銷售,如果是這樣那蝦皮和拼多多有什麼區別?

我的一貫作風:不是乾貨我不寫,不是良心回答我不做,看到瞎胡扯誤導大衆的我會懟。
我看知乎回答,個個都是4年這經驗,6年那經驗,10年資深,單純賣家,實際上知道店鋪後臺長啥樣的都不多!蝦皮特麼18年底纔開始在國內推廣跨境,有些人就4年經驗,NB吹得歇大! 首先我先貼一篇文章,也是給新手小白的一些建議! 必讀!通透不通透自己看着辦! shopee 蝦胡扯:給所有【跨境電商】【shopee】蝦皮新手小白的一些建議!28 · 48 評論文章 說回正題:聽說蝦皮和國內拼多多一樣,靠壓低價進行銷售,如果是這樣那蝦皮和拼多多有什麼區別? 聽說,你聽誰說?純屬瞎胡扯! 拼多多的市場是國內市場,而蝦皮對應的是東南亞市場。
國內市場主流電商平臺有哪些: 淘寶03年,後面12年成立天貓主攻高端品牌。
京東04年正式做電子商務。
拼多多成立於15年 還有其他唯品會,蘑菇街,閒魚等等小平臺。
淘寶搶奪先機可以說應有盡有,天貓搶佔高端品牌市京東送貨上門,貨到付款等,各有各的優勢劣勢,但相互彌補。
拼多多成立最晚,如果你是拼多多老闆,面對這樣飽和的國內市場,面對大大小小的競爭對手,你有什麼牛批的謀略?就算人家靠壓低價格競爭市場,人家不照樣上市,照樣做到了國內用戶最多的平臺!就算你沒用過拼多多,你就沒有砍過一刀?憑啥歧視人家? 再看東南亞市場主流電商平臺; lazada: 一個小故事:Lazada是在12年,被以“抄襲”爲主業的德國公司Rocket Internet打造成了東南亞的亞馬遜。
Rocket Internet在業界的口號是“明着抄襲、複製、不要臉,但我們是賺錢的好公司”。
具體說,就是一旦發現成功的、可行的模式,便將其粘貼在沒有這種模式的地區,也就是東南亞地區,進行孵化、建立和運營。
緊接着,最騷的一步操作來了:等平臺達到一定規模之後,他們不以長久發展爲目的,而是將其高價賣拋出,撈一筆就溜。
這個“受害者”就是阿里,一個被克隆出來、不爲長久發展只爲撈錢的平臺,想要優化原有的底層操作系統,是難度非常高的。
之前就傳出Lazada內部運營很爛,數據造假、流量造假等。
但是不可否認,Lazada對於東南亞確實具有不可替代的先發優勢,這也是阿里明白自己“受害”後,依舊追加投資,想要改寫Lazada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因爲阿里的倔勁,不低頭不服輸。
現在lazada可以說是半死不活了,也可以說被蝦皮被騰訊按在地上摩擦! shopee: 首先東南亞的消費水平不比國內,這是壓低價格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是東南亞人民,你看到上面全是高價產品,你會經常買?價格低單純是想讓用戶看到的,這樣才能吸引用戶,激發購物慾望。
任何一個平臺都有初創期,紅利期,發展期,飽和期,對於蝦皮來說初創期最需要的是用戶,賣家,和貨,這樣平臺纔有長久發展。
其次你看蝦皮上面的低價,其實大部分都是引流款,用於吸引更多的流量,從而提高人氣和轉化率。
比如蝦皮上一個產品:售價299新臺幣,摺合人民幣除以4,是74.75元 再看一下我們去國內貨源網上採集的價格:有的時候會有活動價,成本19.9 看下利潤=售價74.75-19.9-貨代3-運費3-交易手續費和其他,大概在40塊錢。
按拼多多采集成本價25.8來算,利潤大概也有30塊錢了。
這樣一看,如果你能找到更低價貨源,那麼你的利潤空間就更大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蝦皮目前也是一個靠單量,靠綜合利潤的平臺,電商發展將近30來年,玩法多的很,只要能摸着門路,蝦皮絕對有你賺的。
等東南亞人民富起來,消費水平提升一個階段,那個時候蝦皮的體量也會更大,順着市場走就行了。
有些人會說我等那個時候再做豈不是更好?想屁喫,別做夢!等蝦皮機制完善,成熟,進入飽和期,還有你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