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唯品會的優劣勢
唯品會的作爲一家主營業務爲互聯網在線銷售品牌折扣商品的網購平臺,其主要優勢和劣勢也是非常鮮明的,和互聯網經濟的優劣勢相符合。
一、唯品會的優勢:1、供應方面。
唯品會有超過1100個品牌的獨家銷售權。
採購團隊現有881人,有豐富零售業經歷。
以瑞麗、昕薇等時尚雜誌的編輯以及百貨行業的女裝買手爲主,確保挑選的品牌符合潮流和消費者的欣賞角度。
每次舉辦閃購前考慮歷史數據、流行趨勢、季節和顧客反饋。
收集、分析、使用顧客行爲交易數據,通過顧客關係管理和智能商務系統,也向品牌商提供部分信息。
2、倉儲物流方面。
從倉庫到各城市的幹線運輸,唯品會自建。
唯品會的四個倉庫分別在廣東省、江蘇崑山、四川成都、天津。
城市間運輸,唯品會和當地兩個以上有實力的公司簽約,實現城市鄉村無盲點快速覆蓋。
二、唯品會的劣勢:1、沒辦法選擇物流,唯品會都有自己的物流,如果趕上急用的東西也沒辦法提出加急發順豐之類的物流。
2、沒有買家評論曬圖做參考,唯品會跟天貓淘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沒有買家評論區。
大部分買家之所以喜歡下載圖片到淘寶上去搜同款的另一原因就是想看看買家曬圖和評論。
免得買回來不合適要麼懶得退、要麼還得自己跑一趟退貨。
3、沒有店鋪客服可以諮詢尺碼合不合適、裙長合不合適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詳細諮詢。
唯品會的優勢是什麼?是渠道嗎?
總的來說,選擇了合適的細分市場,在產品、價格、物流及服務上的優勢纔是真正的競爭力,渠道只是品牌供應商的其中一個。
1. 唯品會的主要目標用戶羣是對時尚品牌有一定追求的女性用戶,這些用戶追求品牌但對價格敏感,更偏向於是二三線城市的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女性。
2. 從品牌去看,主要以二三線的商品品牌爲主,有少量的奢飾品品牌,商品平均單價大概是在200到300元之間,可以理解爲品牌尾貨爲主,主打品牌與折扣的賣點。
3. 唯品會除了給用戶帶來便宜及佔了便宜的感受外,還提供了精選導購的價值。
4. 唯品會是率先進入品牌特賣市場,專注這個細分市場,具有規模優勢及在各方面的優先準備,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強。
5. 在物流方面,唯品會沒有自建物流而是建設倉儲中心加落地配組合,這與淘寶的四通一達、京東的京東物流可以一比。
SWOT分析是否必需有競品來參照?
感謝斌哥邀請:) 漫談地探討這個問題,也別說是指教了,當作我們朋友聊天。
不知道你看到的所謂“沒有競爭對手的SWOT報告”是純學院派的經濟學論文,還是生搬硬套的創業計劃書……可以斷言無論出自何處,不會是出自資深企劃人士之手。
“劍法不是用來看的,劍法是殺人的劍法”;分析工具也不是用來映現環境的,分析工具是用來制定企業戰略的。
資深企劃人士要有這樣的基本覺悟。
SWOT分析中可以沒有競爭對手 資深企劃人士的SWOT分析中也許同樣沒有競爭對手,但競爭對手的影子無處不在: 優勢與劣勢都是企業相對競爭對手而言;而機會來自競爭對手的劣勢,威脅來自競爭對手的優勢。
也可以在“威脅”環節對競爭對手加以展開。
SWOT的結果其實亦是競爭戰略:有機會但劣勢防禦,有機會且優勢進攻,有優勢但威脅迂迴,有劣勢且威脅風緊扯乎。
SWOT分析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 要解開深深不解,就必須回到SWOT分析的本質層面。
變化的是環境,隨之變化而變的企業戰略,SWOT分析法本質上只是在環境與企業戰略之間起轉換作用,過程表達式如下: 環境——>SWOT分析——>企業戰略 SWOT分析法不會過時,過時的只是沒有隨環境變化而變化的企業戰略; 就像看到自己的魚尾紋,不能說鏡子過時了,過時的是我們的臉。
(P.S. 如果還是認爲SWOT分析法過時了,也可以採用其升級版“POWER SWOT”來將分析結果進一步量化,不知是否適合你,自己用得不順手,所以不展開:http://baike.baidu.com/view/3712320.htm) SWOT分析必須有競品來參照其實上面的過程表達式已經說出真相了,SWOT分析當然需要競品來參照;但將對競品的參照過程如果放到SWOT分析中進行就不太專業,在之前的環境流程中就應該完成對競品的參照。
把上文的過程表達式進一步展開:環境(宏觀與微觀環境分析、消費者分析、競爭對手分析、銷售渠道分析、市場潛力分析、銷售預測分析)——>SWOT分析——>企業戰略(在哪裏競爭、怎麼與衆不同、怎麼賺錢) 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SWOT既是環境分析方法(機會威脅關乎環境),又是戰略分析方法(優勢劣勢關乎企業),它扮演的就是轉換環境爲企業戰略的角色。
總結: SWOT分析法是環境到企業戰略的轉換,不會過時。
SWOT分析必需有競品來參照,同時最好在之前的環境分析環節完成參照。
SWOT分析是否必需有競品來參照?
SWOT 分析是否必需有競品來參照?看到很多SWOT分析,競爭對手都沒有,居然出來報告了。
深深不解。
網上也沒有找到特別讓我滿意的說法。
雖然swot分析法現在好像過時了,但這事困撓我好…顯示全部 實名反對所有答案。
━( ̄ー ̄*|||━━ SWOT分析可以沒有競品分析,但是完整的商業研究報告必須要有競品分析。
缺乏競品分析,是SWOT工具的固有缺陷。
當然,如果你將競品視作外部威脅、機遇,在分析優勢、劣勢時與競爭對手相比較,勉強算是有一些競品分析的影子吧。
SWOT分析工具所建立的基礎,是60年代流行的戰略規劃思想。
核心在於。
而對競爭的重視,要到後來的產業組織理論了,也就是波特的競爭戰略。
科特勒P. Kotler曾經對SWOT做過改進和修正,在優劣勢當中引入與競爭對手的相對位置,但是並未能流行起來。
當然,在進行實際的商業案例分析當中,適當地調整分析框架,不必拘泥於分析工具的形式。
尤其是,這些框架的模棱兩可性,常常使人迷失了重點。
機械地使用框架工具,其危害,更甚於沒有框架。
2018-02-14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