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種舉報不受理?
關於市場監督的舉報,投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受理:(一)投訴事項不屬於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職責,或者本行政機關不具有處理權限的;(二)法院、仲裁機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行政機關、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已經受理或者處理過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的;(三)不是爲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四)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投訴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被投訴人侵害之日起超過三年的;(五)未提供所要求的材料的。
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
答:2018年3月國務院新一輪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整合原工商行政管理、質量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價格監督檢查、知識產權執法、反壟斷執法等職責,實行統一市場監管。
原相關部門分別開設了12315、12365、12330、12358、12330等投訴舉報熱線,並制定了不同的處理制度。
根據中央《關於深化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整合統一的12315投訴舉報熱線的要求及總局“三定”方案,爲推進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統一投訴舉報處理制度,提升監管執法和消費維權效能,更好保障社會公衆利益,總局在吸收原相關部門投訴舉報處理制度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該《辦法》。
記者:請問制定《辦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打12315投訴有用嗎?
無障礙登錄/註冊 12315打12315投訴有用嗎?結論:有用,已完成退款。
類型:異地投訴(北京生活,投訴上海企業)/線上交易(時間較久,沒有發票or收據) 問題發生和解決過程 2021年6月21日 :發現權益受損、開始嘗試與商家溝通,多次嘗試後未取得聯繫。
決定投訴。
至2021年6月29日 :期間多次電話未能聯繫到人工,機器記錄了我的問題。
2021年6月30日 :在12315-APP上補充了投訴記錄線上登記投訴至2021年7月2日 :仍沒有反饋。
故尋找了其他渠道來協調問題。
其中包括: 12315 全國舉報熱線 【因爲我是北京號碼 ,所以接的北京的監管局 ,不能處理上海企業的問題 ,但提供了其他渠道建議 】 02112315 上海舉報熱線 【可舉報上海企業 ,未打通 】 88650000 中國市場監督局總電 【可以查詢投訴進度 ,未打通 】 88650368 投訴舉報進度查詢 【監督總局給我的其他聯繫方式查詢進度 ,未打通 】 02112345 上海市民熱線 【可以解決上海民生問題 ,打通了 ,可以反饋市場監管的問題 】 02165655698 【上海市場監督局回我的電話 ,可以再次聯繫到對方 】中間週六日 2021年7月5日:上海市場監督局聯繫了我,告知:投訴已經收到,並且在處理中。
2021年7月6日上午 :上海市場監督局再次聯繫了我,反饋:已經對投訴企業進行了告知。
2021年7月6日中午 :被投訴企業工作人員聯繫到了我,協商結果:退款。
投訴企業反饋 2021年7月7日:支付寶上獲取完成過往轉賬記錄【這一步晚了,現在有點被動】同時跟進被投訴企業處理進度並告知需退款金額,對方反饋我退款流程約一週,但金額沒有和我溝通,開始不回覆消息。
2021年7月8日:仍然與投訴企業失去聯繫,再次聯繫了上海市場監督局,反饋:將再次干涉。
至2021年7月13日:中間只能聯繫到上海市民熱線、市場監督局&投訴企業無法聯繫。
市民熱線不斷派單至市場監督局 2021年7月14日早:上海市場監督局聯繫我,告知投訴企業已完成退款,我查詢並反饋:與我本人計算少6元同時不進行繼續投訴。
本次投訴完結。
退款憑證 以上是我本次投訴經過,總結要點: 1、執行方法:多渠道協助,如果不能聯繫上市場監管,當地的市民熱線是一個可依賴的途徑; 2、權益爭取:提前計算好損失的權益(甚至補償),掌握主動權; 3、經驗反思:社會交易務必留下發票等交易憑證; 4、端正心態:即使討厭麻煩,問題也還是要耐心處理,相信中國境內沒有權益得不到維護。
希望對計劃維權的同學有所幫助。
2021-07-14 10:49 贊同5
12315爲什麼投訴一直在待受理?
12315爲什麼投訴一直在待受理?我是5號投訴的,一個口罩公司,口罩質量有點差,耳朵兩邊的繩子輕輕一碰就掉了,然後我在微信12315上面投訴到現在還沒有受理,一個星期了,是不管了還是怎…顯示全部 先找賣家協商處理,平臺一直不受理,就直接向當地市場監督提交訴求。
由於12315平臺是全國受理平臺,處理量比較大,一般10天內會受理,週末也上班,可能會有區號010的固話工作人員打過來了解情況,但是不少人也會遇到,過了好幾個月依然待受理狀態,這可能是系統問題,也可能是忙不過來,如果不是很急,那麼就等它一兩個月,如果很急的話,那就直接向當地12345平臺或市場監督局投訴舉報,如果後期12315又受理並來電,直接告知已提交本地相關部門處理即可。
其實在平臺投訴還不如直接向市12345平臺或當地市場監督局官網投訴,訴求案件最終反饋點,都是要交給當地市縣或鎮區市場監督局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