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做那個站點好?
就過去30天的銷量而言,臺灣和印尼的銷量佔比佔整個shopee的70%,其中臺灣銷量佔40%,印尼銷量佔30%!這兩個站點的銷量讓人眼前一亮!接着是泰國、馬來、菲律賓、越南、新加坡,除了新加坡體量較小外,其他都是佔6-7%!
shopee你們覺得怎麼樣?
跨境電子商務 Shopee跨境電商平臺 shopee你們覺得怎麼樣? Shopee平臺是新加坡的移動電子商務平臺。
(蝦皮購物)平臺於2015年推出。
商業服務市場範圍主要是東南亞和臺灣。
東南亞擁有6億多人口,市場非常龐大且集中。
如何通過Shopee在東南亞賺錢,首先必須瞭解Shopee的基本情況。
那麼Shopee的平臺呢? Shopee與淘寶網模型相似。
從電子商務移動和在線購物市場的發展空間來看,shopee已佔東南亞國家移動終端的70%以上。
因此,賣方在店鋪中的存在也符合其發展趨勢。
從目標客戶的角度來看,購物者的客戶主要是年輕羣體。
在東南亞的6.5億人口中,約有52%的年齡在30歲以下,主要是在00以後。
以印度尼西亞爲例。
它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擁有2.6億人口,佔30歲以下人口的63%。
Lazada和Shopee,哪個更適合新手呢?
個人推薦蝦皮shopee這個平臺更適合新手! Lazada和Shopee,同屬於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流量也差不多算得上起鼓相當了,當然兩個平臺各有自己的特色,下面就簡單的分析一下。
一、平臺站點區別: 目前兩個平臺站點基本差不多(Lazada和Shopee同時都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站點),當然shopee多了一箇中國臺灣站點,這個站點相對流量是較大的,如果你英語不是很好,那中國臺灣站點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上手難道又降了一成。
二、平臺流量區別 不含臺灣,Lazada整體流量更大,若包含臺灣,則Shopee流量更大; 在第一大市場印尼市場,Shopee流量表現更勝一籌;lazada和shopee的前三大市場,其流量總和就超過了wish(但是總體銷售額遠不及wish)Lazada已開始了“六個站點合一”計劃並有了操作後臺,各站點流量將聯通。
總之流量上是差不多的Lazada是阿里投資的,Shopee是騰訊投資的。
從2019年開始,Shopee一直就是東南亞購物類App月活量、下載量、使用時長的第一,因此對平臺的市場佔有率表現,我們更放心。
三、平臺賣家數量 以馬來西亞站數據爲例,,shopee的店鋪數有23萬,Lazada的店鋪數爲14萬。
也就是Shopee的賣家數量是Lazada的1.5倍。
四、平臺品牌戰略Lazada更傾向於走高端形象路線,更爲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而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像國內的淘寶,走的是C店路線,更爲突出產品的價格優勢,圖片的形式多樣。
Shopee在政策扶持方面也比Lazada來的更加實惠,如蝦皮前三個月免流水。
五、平臺佣金 兩個平臺的佣金相差不大,其中,lazada佣金普遍爲1%至4%(越南6%至8%)+2%(付款手續費),shopee佣金爲3%至5%。
對比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要低很多。
其他的像放款週期、物流時效、主營類目,都差不多,這裏就不做一一對比了。
最後總結一下,lazada和shopee各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至於怎麼選擇,可以結合自己資源和想做的市場,當然也可以兩個都做,我建議先做shopee,目前對新人扶持力度比較高,入駐無需任何費用,且通過率高同時有三個月扶持期免佣金等。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更多蝦皮運營幹貨: 我是小犬筆記,分享跨境電商運營幹貨,歡迎點贊關注。
北京阿里offer和新加坡shopee的offer應該如何選擇?
北京阿里offer和新加坡shopee的offer應該如何選擇?北京,京戶,在京有一套房產,工作五年,大數據領域,分別拿了阿里和新加坡shopee的offer,薪水是新加坡的offer略高一些。
新加坡環境好宜居,…顯示全部 去阿里,爲什麼這麼說。
阿里巴巴在在新加坡收購了lazada,lazada是shopee的對標公司。
lazada的cto在阿里是什麼級別呢?p9。
明白了吧。
這就是新加坡工程師的上限。
shopee也好,lazada也好放在bat,也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事業部。
你在阿里這樣的公司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至於說生活環境、醫療教育這些都是虛的。
新加坡政府對自己公民很好,你來也就是一個外國人而已。
不要奢求太多。
新加坡政府很務實的這是希望你來幹活。
也許三五年以後新加坡政府不再扶持互聯網了,你就只能滾蛋了。
當年的生物製藥和電子,在新加坡何等風光。
新加坡的互聯網公司的問題是單獨看個體很強,各個都是nus的master、ntu的master。
但是這些人在一起很難有效率,做不出國內的這些大工程。
別問爲什麼,就是做不出來。
最後如果你在阿里幹到了p8,直接去北美唄。
或者幹到p7再來新加坡。
因爲新加坡漲薪比較慢,你起點高一點再來吧。
這樣也方便申請pr。
千萬不要7,8k新幣就來。
怎麼也要10k+才能來。
相關利益關聯:前shopee員工 2018-11-13 15:55 贊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