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和Bigcommerce哪個適合跨境電商建站?

BigCommerce本身具有許多附加功能,即賣家無需添加額外應用程序即可創建簡單的折扣、安排促銷活動,而Shopify要更依賴第三方應用程序來增加特性和功能。
儘管BigCommerce的基礎功能沒有Shopify第三方應用帶來的豐富,但添加過多第三方應用可能對站點速度帶來影響,另外,部分應用是需要付費使用的。
3、主題 美觀的網站主題設計能夠給顧客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
BigCommerce的主題按行業、佈局和價格排序,儘管有很多模板可供選擇,但不像Shopify那樣多。
另外,BigCommerce的免費主題看起來有點過時,如果您希望長期發展業務,可能需要使用付費主題,費用從150美元到300美元不等。
Shopify主題的價格從100美元到180美元不等,且與BigCommerce主題相比更符合現代審美,而且更易於個性化編輯。
另外,Shopify所有主題都針對移動設備進行了優化,並且會自動重新格式化以適應適當的屏幕尺寸,而BigCommerce的主題僅有一部分適用於移動端。
另外,Shopify主題中的某些功能需要第三方應用程序或自定義開發來實現。

shopify和Bigcommerce哪個適合跨境電商建站?

這個 再清楚不過了,我之前分別用這兩個工具建過,對比之前,有如下最大區別: 1. 是否需要專業技術人員。
shopify是一個傻瓜式的後臺,把很多網站前臺樣式都已經集成好,讓客戶選 好模版,然後在後臺按照位置簡單上傳圖片,修改信息就可以。
不需要懂技術的人就可以建好一個電商站。
Big Commerce,雖然也有模版,但是後臺的邏輯,還有很強的技術理念和操作,需要專業技術人員。
2.用shopify建站,準備時間短,shopify屬於後起的新秀,但是各方面已經都把成熟的電商站需要的元素都考慮進去了,所以建起來很快,測試也不需要太多時間。
大概一週時間就可以建好。
Big Commerce功能較多較複雜,整體性不太強,各版塊需要測試的地方很多。

shopify和Bigcommerce哪個適合跨境電商建站?

無障礙登錄/註冊外貿B2C Facebook 廣告 Shopify獨立站跨境電商獨立站 shopify和Big commerce哪個適合跨境電商建站? shopify和Big commerce哪個適合跨境電商建站,並有對比數據。
拜謝關注者 77被瀏覽 29,881關注問題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查看全部 TikTok優選 獨立站呢,現在已經成爲了許多跨境賣家佈局的渠道之一。
目前,海外比較火爆的獨立站建站SaaS平臺就是Shopify和BigCommerce,但這兩者還是存在一些差異,分別適合不同的特定場景和用戶類型。
那麼,在佈局之前,賣家們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Shopify和BigCommerce的區別。
一、兩者的區別 1、定價 BigCommerce和Shopify都提供免費試用,它們都有價格從29美元到299美元不等的升級版本,不過BigCommerce的相應版本要比Shopify貴0.95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BigCommerce的定價是根據您的獨立站年銷售額而變化的,銷售額達到一定額度後會自動升級您的訂閱計劃,而Shopify的版本則是由商家自己選擇的。
另外,BigCommerce的基礎版將爲您提供無限數量的員工賬戶,而即使使用Shopify高級版本,也只能擁有15個員工賬戶。
2、功能 就建站的難易程度而言,Shopify更適合新手賣家,而BigCommerce由於使用了各種技術術語,因此不太適合新手。
但是如果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BigCommerce平臺強大的內置功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定製自己的網站。
如果你的產品SKU比較多的話,可以選擇BigCommerce。
因爲它更善於處理大型產品供應,每個產品最多支持600個SKU ,還提供多種不同的選項,包括自定義字段、批量定價規則等。
購物車功能中,BigCommerce 允許賣家進行多重促銷,即購物車中可以自動運算多重購物折扣,而Shopify購物車中只允許有單個折扣出現。
BigCommerce本身具有許多附加功能,即賣家無需添加額外應用程序即可創建簡單的折扣、安排促銷活動,而Shopify要更依賴第三方應用程序來增加特性和功能。
儘管BigCommerce的基礎功能沒有Shopify第三方應用帶來的豐富,但添加過多第三方應用可能對站點速度帶來影響,另外,部分應用是需要付費使用的。
3、主題 美觀的網站主題設計能夠給顧客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
BigCommerce的主題按行業、佈局和價格排序,儘管有很多模板可供選擇,但不像Shopify那樣多。
另外,BigCommerce的免費主題看起來有點過時,如果您希望長期發展業務,可能需要使用付費主題,費用從150美元到300美元不等。
Shopify主題的價格從100美元到180美元不等,且與BigCommerce主題相比更符合現代審美,而且更易於個性化編輯。
另外,Shopify所有主題都針對移動設備進行了優化,並且會自動重新格式化以適應適當的屏幕尺寸,而BigCommerce的主題僅有一部分適用於移動端。
另外,Shopify主題中的某些功能需要第三方應用程序或自定義開發來實現。
4、物流和支付 當使用第三方物流運輸時,您可以在BigCommerce的任何版本中直接查看物流情況,而Shopify只有高級版本支持。
如果您使用Shopify Payments系統來處理卡交易,Shopify不會向您收取任何額外的交易費用。
但在BigCommerce上都需要支付交易費用。
BigCommerce和Shopify都有內置博客,這是一個很基礎但非常有效的內容營銷工具,有助於推廣產品並增加商店流量。
一句話總結下:BigCommerce特別適合大賣家或希望擴大業務的人,Shopify比BigCommerce更易於操作,更適合初學者。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您有幫助,記得點贊+收藏哦,想要了解更多有關TK、shopify等跨境方面的知識,關注Z先生的知乎號或者公衆號“跨境Mr Z”,或點擊下方加入Z先生小白交流羣,Z先生跨境團隊也是花了很長時間踩了很多坑才走到現在,歡迎各位禾厶信一塊探討。
Good Luck fellas ! 2022-05-30 11:28 ・福建

跨境電商如何建立網站?

首先,先告訴大家一個基礎結論: 不要全新開發,務必選擇一個成熟的解決方案。
你可以選擇SaaS,也可以基於開源電商項目去做私有部署,但是千萬不要從零開始全新開發一個跨境電商網站。
原因有兩點: 跨境電商業務複雜,除了基礎的商品管理、訂單管理外,支付、稅務、運營、物流和庫存等等的需求業務邏輯都是非常複雜的,並且和國內有巨大不同,針對性的公開材料有限,要調研清楚並開發出「正確」的產品需要很高的成本; 除了金錢、時間的鉅額成本投入,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無法保障。
市面上可供選擇的頭部電商系統廠家都是經過了大量的交易和使用時長來檢驗的,這不是單純產品和技術水平能夠彌補。
除非有特殊的需求和考慮一定需要自己搭建(例如自建平臺),強行開發的結果只會是讓團隊始終感覺在用一個類似“半成品”的產品。
那麼,我們接下去的討論都會基於兩種模式: 傻瓜模式:SaaS(按需付費的軟件服務),僅需要註冊個賬號就可以開始搭建自己的商城 高級模式:基於主流的開源電商系統,搭建起完全自己掌控的、僅屬於自己的商城 傻瓜模式還是高級模式? 這兩種選擇,跟技術能力並無絕對關係、與店鋪階段沒關係,甚至跟資源多寡也無關係,只跟團隊的偏好有關。
高級模式並不能給你帶來絕對的數據、性能和安全性優勢(甚至可能有副作用),傻瓜模式也並不意味着就無法實現個性化需求。
即使採用 SaaS 方案,涉及到定製化也需要通過外包或者自有技術團隊完成,Shopify 和 Bigcommerce 都提供了成熟的開放平臺。
雖然採用開源系統時,由於我們擁有代碼,理論上對於系統的可控程度更高,甚至可以用極小的代碼量直接修改前後臺的文字、素材和業務邏輯,但是侵入式的代碼修改會導致系統無法平滑升級,喪失開源系統所帶來的高頻迭代更新、成熟開發生態帶來的代碼質量優勢,是強烈不建議的。
如果按照官方標準的方式開發的話,開源框架實現定製化的難度跟擁有成熟開放平臺的 SaaS 並沒有本質差異,主要取決於各自開放平臺的架構設計和文檔成熟度。
所以,定製化難度的高低只跟具體選型有關,跟是否擁有代碼修改能力無關。
二種模式的核心差異在於: 傻瓜模式:官方對接開箱即用的稅費、運費計算、郵件營銷等各類服務,操作更加簡潔清晰,強大的官方運維團隊來保障網站的安全、性能和穩定;高級模式:無需訂閱和交易費用,更強的定製化廣度和深度,擁有調整後臺界面、直連數據庫、多店鋪等特殊能力; 傻瓜模式:Shopify VS Bigcommerce 市場上最爲主流的 SaaS 模式電商建站系統是 Shopify 和 Bigcommerce,也是我調研完之後最爲建議的兩個 SaaS 產品。
我會從公司成熟度、軟件價格、交易費用、主題豐富度和定製化、數據分析能力、功能及操作體驗等6個維度一一進行評估。
1、公司及產品成熟度 當我們選擇依賴一個公司去建構我們的商業模式時,對方的強大與否是首當其衝需要考慮的,公司足夠大可以在較大程度上給到我們放心的底氣。
這兩個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4月6日[1],Shopify 市值是 1417 億,而 Bigcommerce 是41 億。
當然,從選型來說,公司的規模都足夠大了,所以這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有時候小而美的公司能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可能比大公司的東西還要優秀,騰訊、谷歌這樣的公司也經常會關停自己的產品。
我們不單純考慮公司自身的規模,而更多從產品的市場能力方面進行考量,包括搜索熱度(基於谷歌趨勢)、商戶數[2]、GMV(商品銷售總額)[3]及應用市場的插件數量。
以下是整體的數據彙總:ShopifyBigcommerce 搜索熱度602 商戶數170萬+6萬+ GMV$1196億$44億 應用市場5870923從這些數據看來,Shopify 在產品的市場能力方面是碾壓了 Bigcommerce。
谷歌趨勢的數據統計 Shopify app store 的 App 數量 Bigcommerce apps marketplace 的 App 數量 接下去我們再從產品本身的實力深度挖掘一下。
2、軟件訂閱價格 Shopify 有 5 種價格方案: Lite: $9 每月 Basic Shopify: $29 每月 Shopify: $79 每月 Advanced Shopify: $299 每月 Shopify Plus: 價格和需求相關 BigCommerce 則提供了 4 種價格方案: BigCommerce Standard: $29.95 每月BigCommerce Plus: $79.95 每月 BigCommerce Pro: $299.95 每月 BigCommerce Enterprise: 價格和需求相關 從價格方案定位來說,很明顯體現出二者相互對標,差異非常小,Bigcommerce 僅僅是在每個級別上每個月貴了 0.95 美元,既體現出相似的價格體系,同時傳達出“我比友商貴”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兩個產品在定價級別上類似,但在對應級別的能力上是有不小的差異的,這涉及到雙方對於賣家羣體的定位差異,以及雙方產品經理對於不同功能重要程度的理解不同,後邊的分析如未明確標註,否則以 Shopify 標準版($79)及 Bigcommerce Plus($79.95)爲準。
3、交易費用 然後再仔細分析下交易費用。
對於跨境電商來說,一旦商城的交易起量,軟件的訂閱費用並不是最大的部分,交易費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交易費用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平臺抽成(平臺基於交易流水收取的佣金),另外是信用卡交易費(類似國內的支付通道費)。
Bigcommerce 沒有平臺抽成,使用官方提供的支付方式或者自己申請並對接都不會產生平臺抽成的費用,相對來說比較友好。
而 Shopify 這邊,除非使用平臺提供的 Payment(支付網關),都需要一定的平臺抽成(根據方案級別不同,從0.5%-2%),而官方 Payment 支持的國家有限。
如果你想用中國公司開店收款,那就只能自己去解決支付渠道的問題,然後給 Shopify 繳納抽成。
Shopify 這個問題有點像你在某個 Mall 裏面開了一家店,你直接跟某個收銀系統談了千分之三的費率,然後 Mall 除了收你店租外表示,如果你不用商場的統一收銀系統,那就要從你的交易中收取千分之三的佣金,但如果用的話統一費率千分之六,算來算去都差不多。
但是隨着你的店鋪升級,店租增加,交易佣金和費率也會隨之降低。
而 Bigcommerce 這個 Mall 則表示雖然它也提供了收銀系統,但你想用自己談的也行,它不收佣金。
但 Bigcommerce 的不同級別有店鋪的 GMV 的限制,一旦超過也會繳納更多的月費,所以這個權衡需要基於店鋪 GMV 和遷移成本進行仔細計算,並不是遷移到 Bigcommerce 之類的就能夠節約費用。
國外的在線支付幾乎都採用信用卡,所以信用卡費就等同於國內的支付通道費(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或銀聯,但費率平均比國內貴了將近 10 倍),一般來說根據支付服務商不同、商家的交易額和議價能力不同,通常在2%-3%之間。
在交易費用方面,如果店鋪的 GMV 比較小,那差異並不大;但如果年營業額達到一千萬人民幣,就必須要認真考慮權衡成本,1% 的差異就是 10 萬的成本,比標準版本的訂閱費用還要高。
可以嘗試跟 Shopify 或者支付服務商進行討論,或許有降低費率的可能性(GMV 越高,議價能力越強)。
另外,我曾有看過一個國外博客有觀點提到:Shopify Payment 作爲軟件平臺,在退款、投訴出現時可能在賣家保護方面做得並不如 Paypal 這樣的專業支付平臺。
如果這是事實,確實需要重點考慮,畢竟國外的支付環境本身就非常利於買家,如果平臺還不關注賣家利益,那這個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
我自己從邏輯出發考慮,傾向於樂觀看待,畢竟他現在上千億美元的交易規模,雖比不上頭部的支付公司,但也比很多支付公司要大了,如果是明顯的短處肯定會有所改善,只是可能對於擦邊球賣家來說要謹慎一些。
4、主題豐富度和定製化難度 主題是我們做電商建站時,第一個會涉及到定製的層面,主題的成熟度和豐富度決定了店鋪在第一階段的定製化程度。
截止至2021年4月6日,我在雙方的主題市場調研出來的數據是:ShopifyBigcommerce 主題數量73162 免費主題數量912 付費主題數量64150 Shopify 的免費主題和付費主題數量都不及 Bigcommerce,但是我注意到 Bigcommerce 的主題經常會出現一個風格名稱有多個不同色調搭配的主題,這在 Shopify 是不存在的,後者主題的視覺和功能差異性看上去更大。
我沒有仔細計算 Bigcommerce 主題市場裏這種重複性有多少,如果平均每個風格有 3 個主題版本的話,真正的差異性風格主題爲 54 個,略小於 Shopify。
實際上,這個信息體現出來雙方應用市場運營人員的思路是有差異的,且不論真實的主題數量,單單從運營思路上來說 Shopify 贏得了我的好感。
Bigcommerce的部分主題看上去過於類似 5、數據分析能力 Shopify 和 Bigcommerce 都提供了基礎的商城經營數據報告,包括: 客戶價值報告 營銷推廣報告 搜索數據報告 財務報告 棄購報告 但是在 Lite 和 Basic 版本的 Shopify 數據能力非常弱,只有 $79 美金及以上的正式版本才具備真正的分析可用性。
而 Bigcommerce 提供了幾乎一致而且更優秀的數據分析能力,整體來說比 Shopify 更強。
6、功能及操作體驗 這裏細節很多,就不細緻展開,直接給出結論。
在功能操作方面,Bigcommerce 的優勢如下: Bigcommerce 支持自動貨幣轉化;大多數主題都自帶支持 AMP(基於瀏覽器的小程序); 多達 250 個商品屬性[4],但 Shopify 同個商品最多隻有 3 個; 主題定製化支持元素拖拽,更易操作; $29 的版本就支持實時運費計算接口,但 Shopify 需要在 $299 的版本及以上才支持; Bigcommerce 集成了強大、便利的自定義字段配置能力,而 Shopify 需要通過插件實現; Bigcommerce 集成了評價功能,而 Shopify 默認沒有,只能通過插件實現(官方免費); Shopify 則在以下方面體現出優勢: 博客默認支持 RSS 訂閱; 內置了簡單易用的 Email 營銷工具[5](但由於數據保護方面的糾紛,無法支持 Mailchimp[6]);主題定製化能力更強[7],更多免費字體; Shopify 有獨立的 App,支持便捷的訂單管理、報告查看等; 提供對產品的批量操作能力,還支持智能給產品標記分類; 自帶自動稅費計算能力,配置操作上更好用; 對 Dropshipping(代發貨電商模式)支持更好; 任何版本都沒有營業額限制,而 Bigcommerce 在基礎版本限制了$50,000上限。
這裏突出強調下「棄購召回」功能,當用戶加購之後又放棄了的場景,Shopify 所有版本都支持按照一定時間間隔發送郵件進行用戶召回的規則,而 BigCommerce 的基礎版本沒有提供這個功能,到了 $299 的版本卻可以配置 3 條規則,給運營人員帶來更細緻的能力。
但是 Shopify 很細心地提供了一個推薦選項:10 小時,對於運營新手來說可以節約大量的調研時間。
“建議10小時”——小小的細節,卻節約了運營人員大量的調研時間 總結 從以上信息來說,Shopify 和 Bigcommerce 在定價和功能等很多方面都類似,作爲通用的電商解決方案,二者的差異並不大。
從交易費用和自帶的功能來說,Bigcommerce 表現出對規模店鋪的偏好和強大支持,入門級別店鋪也能感受到友好的使用體驗;而 Shopify 擁有更成熟的開發者生態(插件、主題和定製化)和市場影響力,易用性程度略勝一籌,對各個級別賣家來說都更均衡的選擇。
理解開源(Open Source)顧名思義,開源就是開放源碼,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項:選擇開源系統,意味着軟件以及佣金都是完全免費的,同時還意味着對數據和應用完全的所有權。
對於需要選擇高級版本才能夠滿足要求的商家來說,開源系統可以直接省去一大筆費用。
以 Advanced Shopify + 300 萬 GMV 爲例,可以節約的費用起碼是 20 萬。
但事實上,開源並非免費,我們還是需要花費服務器、域名、存儲、網絡加速和日常運維等成本,而隨着可用性標準的提升,產生的成本並不低廉。
剛剛例子中省下來的錢,僅僅能夠覆蓋硬性的雲服務以及基礎的運維人員費用,過程中操的心卻是額外的。
數據所有權實實在在,會讓我們感到心安,但爲了保證數據的安全,即不丟失以及不被惡意訪問(或複製),也會給團隊帶來不小的壓力。
優秀的開源系統有非常多的優秀開發者共同維護,其實本身是能夠提供足夠的安全性的,但一旦你修改了代碼,或者沒有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就會一下子如同裸奔一樣暴露在黑客面前,越是知名的開源系統越容易遭受攻擊。
所以,許多成熟系統的開源,會採用 Self-hosted 來代替 Open Source,對於用戶來說採用開源的原因中,私有化部署的意義是遠遠高於修改代碼的。
單純的私有化部署可以讓你擁有跟官方同步,保持持續升級的能力,但一旦大量修改代碼,意味着你就得自己開始維護方方面面的問題。
以上的內容,還是爲了再次強調,大家如果選擇開源電商方案,也應當充分考慮到可能產生的方方面面的成本,並儘量避免修改代碼。
如果採用小衆開源的系統,雖然不容易遭受攻擊,但又會時不時碰上開發團隊不再維護,原因主要是技術框架和依賴的組件已經過時、跟不上潮流,而重構一個臃腫且複雜系統的成本是巨大的。
如果擁有強大的開發團隊能力同時有真實、複雜的定製化需求,可以考慮「開源電商開發框架」:Spree(11.2K的 Star 數)以及Reaction(11.2K的 Star 數)。
這是一種區別於「開源電商系統」的選擇,前者需要一定的代碼定製化才能夠順利運行,插件和主題也都是通過代碼控制和配置,本質是從節約開發工作量目標出發,一個通用且健壯的基礎技術框架,而後者追求的是開箱即用的現成系統。
高級模式:WooCommerceVS Magento 在開源私有化部署電商系統的選擇裏,這兩個是當之無愧的市佔率前二。
雖然二者的開發語言都是PHP,但和上面提到的 Shopify / Bigcommerce 二者不同,WooCommerce 與 Magento 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差異。
1、公司背景WooCommerce 是基於大名鼎鼎的博客/建站系統 WordPress,是它的一個電商擴展插件。
WooCommerce 與 WordPress 也同屬於 Automattic——一個完全基於遠程,技術強大,極客基因的公司。
而 Magento 是純粹的電商系統,更接近於 Shopify / Bigcommerce 這樣的選擇。
而 Magento 屬於另外一個大名鼎鼎的公司 Adobe,是裝機必備的 Photoshop 和 Adobe Reader 都是同門師兄弟。
2、項目成熟度及生態 由於是開源項目,我將會從開源活躍度對二者進行個信息展示,輔以官方市場插件、主題的豐富度:WooCommerceMagento2所屬公司AutomatticAdobe Fork數量8.8k8.3k 貢獻人數10181446 發佈次數446138 插件數量5763873 主題數量2511 付費插件方面,一般都是一次性付費或者按年付費,綜合來看價格會比 Shopify / Bigcommerce 便宜不少。
由於 WooCommerce 基於宇宙最強的 WordPress 插件和主題生態,實際上插件和主題的數量是不能純粹看 WooCommerce 的官方市場的。
以國外的 envato 代碼交易市場爲例,二者在第三方市場上插件和主題的數量差異是非常巨大的。
Themeforest 上 WooCommerce 主題有 1314 個Themeforest 上 Magento 主題有 260 個 雖然主題數量 Magento 只有 WooCommerce 的五分之一,但 Magento 的插件總數卻超過 WooCommerce,從功能性上 Magento 毫無疑問會超過 WooCommerce。
codecanyon 上 WooCommerce 插件有 1700+ 個 codecanyon 上 Magento 插件有 700+ 個 總結 WooCommerce 的優勢有: 基於 WordPress 生態的海量主題; WordPress 帶來的更強大的內容管理及網站搭建能力; 簡單易用、上手難度低,而 Magento 上手難度較高,需要一定的技術理解能力;完全免費,更低的部署和配置成本; 可以方便地找到更多免費插件和主題; 共享 WordPress 更大的開源社區支持; Magento 則有如下特色: 真正強大的電商系統,擴展性強,適合有野心的客戶; 更高級細緻的安全特性,官方提供安全掃描和補丁包; 提供更專業強大的企業版(官方支持,額外授權付費); 更專業的後臺管理界面及體驗,包括豐富的商品形態、評價、數據分析等; 自包含了高效的開放 API,便於連接第三方或自有系統; 自帶多店鋪功能。
從它倆的特徵來看,我們可以非常容易根據店鋪的定位、規模快速做出選擇。
Magento 是專爲電商而生,包含了衆多 WooCommerce 所沒有的電商功能,是個更強大的電商系統。
而 WooCommerce 適合個人和電商新手,或是內容驅動的電商網站。
定製化難度 TODO: 不同方案在數據分析個性化需求方面的難度分析; 不同方案在插件和主題定製化需求方面的難度分析; 這個模塊的內容太難寫了,後邊慢慢再補充。
還有其他內容,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可以另外安排時間寫。
Reaction 及 Spree 這類開源電商框架的運用場景; 國外其他小衆選擇對比:如Squerespace、WIX; 國內電商系統替代對比:Shoplazza/Xshopy/Shopyy; 參考 ^全文所有數據如未特殊標註,均是截至2021年4月6日^Shopify Announces Fourth-Quarter and Full-Year 2020 Financial Resultshttps://news.shopify.com/shopify-announces-fourth-quarter-and-full-year-2020-financial-results ^Comparing BigCommerce to Shopify GMVhttps://www.rmwcommerce.com/blog/comparing-bigcommerce-to-shopify ^屬性可以理解爲 SKU 的維度,例如大小、尺寸和顏色等 ^在國外電商環境下,郵件營銷幾乎是必備的。
但是如果需要強大的功能,還是建議使用類似Mailchimp這樣的專業服務商。
^Mailchimp 是郵件營銷領域的頭部服務商https://techcrunch.com/2019/03/22/mailchimp-and-shopify-break-up/ ^基於自研的 Liquid 模板語言,賦予頁面更強的編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