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蝦皮網一個月了,就開一單,是不是該放棄,迷茫!?

要知道,大部分消費都是衝動消費,能不能在顧客有消費衝動的時候拿捏住他們,看自己了; ⑤各種官方活動和營銷活動 官方活動呢就像免運啊、返蝦幣啊之類的,報名成功後你的商品都會被打上活動標籤,能很好的提高轉化。
營銷活動呢就是你自己賣場裏的滿減券啊,套裝優惠啊,商品折扣啊之類的,人都有貪便宜的心理,尤其蝦皮上的買家,我見過很多人會爲了用一張減10元的優惠券多買一件兩件商品的情況。
2.沒訪客沒流量導致的沒訂單 先問一個問題:到底要多少流量才能出單? 這邊就涉及到一個概念: 轉化率 臺灣站點的傢俱類目的轉化率大概在2%-3%左右,我們姑且按照2%來計算; 也就意味着你的鏈接大概每50個訪客會出一單; 這個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 劃重點!! 很多人會說,我的店鋪每天訪客不止50個人,爲什麼還是不出單? 注意!! 這裏的訪客指的是單個商品的訪客數量!而並不是你的店鋪總的訪客數量! 你的店鋪每天50個訪客,但是可能是從很多個不同的商品鏈接進來的! OK,我們繼續說回來,需要多少流量才能出單?

蝦皮跨境電商,店鋪一天就5-20個人瀏覽已經一週了是選品有問題還是關鍵詞有問題呀?

蝦皮跨境電商,店鋪一天就5-20個人瀏覽已經一週了是選品有問題還是關鍵詞有問題呀 ?關注者 103被瀏覽 70,669 10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 沒有成交就是你的操作問題 不重複訪客有20基本可以每天出單了

入住蝦皮網一個月了,就開一單,是不是該放棄,迷茫!?

無障礙登錄/註冊互聯網外貿B2C跨境電子商務 Shopee跨境電商平臺入住蝦皮網一個月了,就開一單,是不是該放棄,迷茫!?蝦皮一個月就出了一單?確實該迷茫,但是放不放棄呢這個我們說了不算,得你自己看。
幫題主分析一下不出單的原因吧 蝦皮出單的邏輯很簡單,不出單要倒推這個邏輯,看一下店鋪後臺的數據: 到底是有訪客不出單; 還是沒訪客不出單。
1.有訪客但是沒轉化導致的沒訂單 如果說你的蝦皮店鋪有流量,也有訪客,但是就是沒人下單,那麼說明什麼? 說明你的商品和店鋪是被平臺認可的,但是不被買家們認可。
光看不買,可不就是不滿意嘛。
把商品優化成買家感興趣的、認可的樣子,轉化就來了。
也不囉嗦,直接上乾貨,如何優化?從哪些方面優化?① 價格 很多時候是因爲買家覺得你的產品圖片和描述不值你的售價,所以沒有購買,優化價格,參考下平臺上其他賣家的定價區間從而做出合理定價; ②圖片 蝦皮的詳情頁是沒有圖片的,所以更注重主圖展示,有條件的可以加視頻,更形象立體,但是隻能通過手機上傳。
大家都有過網購經驗,往往我們在購物時第一眼會被圖片吸引,接下來纔會關注其他信息,一張好的圖片會讓人有代入感,甚至可以提高你的商品溢價,讓人感覺物有所值。
還有些商品比如衣服,最好有尺碼錶的圖片;電子產品最好有細節展示圖,這些都會很好的增加顧客對商品的信任度和喜歡; ③詳情 拿服裝舉例,顧客看到你的衣服蠻喜歡的,但是有很多顧慮,比如材質啊,尺寸啊之類的,畢竟咱開的是跨境店,不是像國內電商一樣無所顧忌的下單,反正7天無理由。
所以好的詳情介紹可以打消顧客很多顧慮從而放心下單; ④聊聊客服消息 聊聊的消息回覆不及時也會導致訂單流失,比如顧客看到了你的商品,有購買慾望,但是存在顧慮,找你諮詢,結果你過了三四個小時甚至一兩天才回覆,那顧客早就失去消費慾望了。
要知道,大部分消費都是衝動消費,能不能在顧客有消費衝動的時候拿捏住他們,看自己了; ⑤各種官方活動和營銷活動 官方活動呢就像免運啊、返蝦幣啊之類的,報名成功後你的商品都會被打上活動標籤,能很好的提高轉化。
營銷活動呢就是你自己賣場裏的滿減券啊,套裝優惠啊,商品折扣啊之類的,人都有貪便宜的心理,尤其蝦皮上的買家,我見過很多人會爲了用一張減10元的優惠券多買一件兩件商品的情況。
2.沒訪客沒流量導致的沒訂單 先問一個問題:到底要多少流量才能出單? 這邊就涉及到一個概念: 轉化率 臺灣站點的傢俱類目的轉化率大概在2%-3%左右,我們姑且按照2%來計算; 也就意味着你的鏈接大概每50個訪客會出一單; 這個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 劃重點!! 很多人會說,我的店鋪每天訪客不止50個人,爲什麼還是不出單? 注意!! 這裏的訪客指的是單個商品的訪客數量!而並不是你的店鋪總的訪客數量! 你的店鋪每天50個訪客,但是可能是從很多個不同的商品鏈接進來的! OK,我們繼續說回來,需要多少流量才能出單?按2%的轉化率來算,平均一個商品需要50個訪客才能出一單; (幾個訪客出單的也很正常,不擡槓哈,咱嘮的是概率的問題)那新的問題就來了,新店鋪的新上架的商品鏈接,怎麼樣纔能有50個訪客? 這邊我發現大部分新手的通病,就是等; 無腦等平臺給自然流量; 還有瘋狂上新指望能拿到平臺自然流量的; 真的不知道是誰給你們洗的腦... 任何電商平臺,都不是你開個店,上架點商品就能出單掙錢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掙錢的門檻也太低啦! 那些上班打工的人就好像傻子一樣不是嘛? 蝦皮這個平臺,因爲比較新的原因,在早期確實是上架商品就可以出單掙錢的; 但是那僅限於平臺剛起步的時候! 那時候平臺是非常缺貨和缺賣家的,所以店羣和鋪貨的玩法很受平臺的歡迎; 但是現在最早野蠻生長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平臺在良性競爭和發展; 會逐漸淘汰不好的商品和賣家; 我也知道很多新手賣家會很好奇:官方不是說新店會有流量扶持的嘛? 咱不能說官方一點扶持沒給,但是指望官方那一點點扶持,和沒有沒啥區別; 真想把店鋪做起來掙錢,還得靠自己去解決流量的問題。
OK,誤區講完了,來說說新店到底怎麼獲取流量; 首先我希望所有人明白,平臺的流量分爲幾種: ①自然流量 ②站內廣告流量 ③活動流量 ④蝦皮動態流量 ⑤站外流量 帶你們一個一個來看吧一、自然流量 自然流量分兩種: 一是搜索流量; 比如說你的商品是一個收納,那麼買家在搜索“收納”這個詞或者和你商品相關的其他搜索詞的時候,你的商品排在什麼位置? 如圖所示,排名前幾名的這些商品,每天都能獲得你們羨慕的大量的自然流量; 但是人家排名這麼好的原因是銷量、評價、點擊、轉化等等數據綜合表現很優秀才能獲得這麼好的排名,這個解釋起來就又是長篇大論了,這裏我就不展開講了; 如果你的店鋪也是做的這一類商品,你是新店鋪新鏈接的情況下,估計買家搜索“收納”這個詞,前幾十頁可能都看不到你的商品,那麼你又談何自然流量呢? 自然流量的第二種是推薦流量; 如圖所示,每個電商平臺的首頁的下面,都會有類似“猜你喜歡”的這種功能; 會根據用戶的標籤去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商品; 蝦皮的“每日新發現”,也是類似的東西; 但是大家自己想一想,我們平時自己去網購的時候,是買這些推薦的東西多,還是有目的的去搜索商品購買的多?大多數人去網購的時候,都是自己有想買的東西,所以打開軟件後直接會進行搜索這個動作; 所以搜索流量的來源佔比是更大的,這個知識點你們理解一下就好; OK,再來看第二種流量:站內廣告流量 站內廣告也分幾種,這邊只和你們聊新店用的上的“搜索廣告”,其他的不做贅述; 如圖所示,我在搜索“收納”這個詞的時候,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商品的圖片右下角,都有“廣告”的字樣; 這兩個商品就是開了平臺的“搜索廣告”,以此來獲得好的搜索排名,來獲取更多的流量; 簡單和你們解釋一下“搜索廣告”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這兩個商品購買了“收納”這個詞,這樣在買家搜索“收納”這個詞的時候他們的商品的排名就會出現在比較前面; 至於爲什麼那麼多購買了“收納”這個詞的商品,這兩個商品的排名是第一和第二,這個和你開廣告的出價以及鏈接的權重都有關係,這邊也不多贅述,反正你們理解一下就好; 第三種流量:活動流量 蝦皮有很多的大促活動,你們理解成國內的618,雙11雙12就好; 就是在活動當天,會有超出平時很多很多的買家在平臺上消費,所以這些活動的時候你的店鋪流量自然也會更好了; 伴隨着大促活動,會有很多的平臺站內活動是可以報名的,報名成功之後你的商品會在活動頁面展示,來帶來更多的流量; 但是對新店來說作用有限; 第四種流量:蝦皮動態流量 蝦皮動態這玩意咋說呢,有點類似於微博; 發這個動態就和發微博差不多吧,可以在站點內宣傳你的商品和你的店鋪; 女孩子可能更擅長做這個哈哈 對這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蝦皮的手機app去看看; 第五種流量:站外流量 舉個例子方便你們理解; 我們國內的某寶店鋪,會在douyin上做視頻推廣,你在douyin上看到視頻後點擊視頻會跳轉到某寶店鋪裏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蝦皮的站外流量就是在海外用戶會用的社交平臺和自媒體平臺去做廣告投放,來給自己的蝦皮店鋪導流; 但是!這個非常不建議新手去琢磨!一般是做的很大很大之後,纔會考慮這個事,所以你們有個瞭解就好啦; OK,幾種流量都帶你們大概有個瞭解了,那麼哪些是適合新手和新店的呢? 答案是站內廣告流量; 因爲新店是很難拿到什麼可觀的自然流量的,活動流量你還得有活動的吧? 動態和站外就不提了,所以綜合來看最合適的就是站內廣告了; 好的,我知道你們要問什麼哈哈 廣告怎麼開才能又省錢效果又好對不對?吶,超級乾貨來了,我之前寫的關於蝦皮廣告的詳細教程,點上面卡片自取就好 但是有一點大家注意,廣告的引流推廣一定是建立在選品思路正確的基礎上的,選品選不明白,盲目的開廣告,大概率會虧損 這邊我順便把選品的教程也給你們一併分享下吧 話也說這麼多了,都是自己的實戰經驗總結,但凡用心看完並且能去優化的,肯定會有效果。
但是題主這邊呢,到底是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去繼續做店,還是直接放棄呢,咱說了都不算,你自己好好看看, 好好把握,畢竟你店鋪出單咱也沒錢賺你說對不對? 漫漫跨境路,諸君自重。
2022-07-18 18:14 ・廣東 贊同19

蝦皮無貨源一件代發好做嗎?

先上視頻,這是我們自己的一家店,這家店不完全是一件代發,20%的小爆款我們是有囤貨的,80%的產品是出單後我們從線下、1688或者拼多多進貨發! 這家店每天差不多有400-500單的樣子,九月份一共出了24000多單,越南站點客單價和利潤率都比較低,我們客單價在25人民幣左右,利潤率25%,一單差不多利潤是6塊錢,怕有人槓,我就按一單一塊錢算,這家店還給我還收入了2400塊。
再給大家看下我學員的一家店,馬來站點,新店孵化期還沒過,完全一件代發模式,每天有個20單左右,過去30天訂單是1200多單。
馬來站點的客單價和利潤率相比越南要高很多,客單價大約是40塊錢左右,利潤率超過30%,差不多就是12塊錢左右,我們也按照極端來算,8塊錢,他這家店上個月也給他帶來了差不多10000塊的收益!(僅代表本人收益) 所以做蝦皮一件代發肯定是可以賺錢的,但爲什麼很多人卻賺不到錢呢?更有甚者甚至還虧錢。
不過這也算是好的,畢竟至少出單了,有些直接連個訪客都沒有,爲什麼會這樣? 這篇文章我就來幫大家分析下原因,如果你覺得我這篇文章分析得有道理,對你有幫助,麻煩動動手指,給點個贊,如果你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給我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想要利潤,首先就要知道利潤是怎麼來的,咱們就先講講蝦皮的利潤計算公式,對照這個公式,找出自己哪裏做的不夠好,針對性解決即可!利潤=訪客*轉化率**客單價*利潤率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日訪客是100,轉化率3%,客單價60人民幣,利潤率30%,那麼我們一天的利潤就是200*3%*60*30%=108元 那麼想要提升我們的利潤,只要提升訪客數、轉化率或者客單價、利潤率就行了,同樣如果我們沒利潤,我們同樣從這幾個方面分析找出原因就行。
下面我們就來倒推找問題: 沒利潤,首先我們要看下我們的店鋪有沒有訪客,訪客多不多,如果沒有訪客,我們首先要解決訪客的問題。
如果是沒訪客,我們首先解決訪客的問題, 訪客=展現*點擊率 店鋪沒訪客,要麼是沒展現,這就涉及到了你的店鋪風格定位、你的標題、描述等相關內容沒做好,需要重點再去優化下。
如果是有展現,但是點擊率很低,那就是主圖出問題了,要去分析你的產品競爭環境,根據競爭環境調整主圖。
那麼如果店鋪是有訪客的,但是沒有轉化,那還應該怎麼解決呢? 首先也要明白什麼因素會影響轉化,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價格、活動、然後是圖片、描述和sku設置,挨個去分析比對就能找出問題! 問題又來了,我有訪客、有訂單,但是就不賺錢、甚至虧錢,是哪裏的問題?不用多想,一定是你定價出問題了,兩個可能原因,一是根本就不懂定價,導致本身就沒利潤,二是懂定價,但是你不懂規則,因爲物流、普特貨等把利潤都喫掉了!雖然說遇到這些問題,我們都有解決方法,但是當你遇到問題再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很困難了,因爲當你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基本你店運營一個月左右了,學會了這些調整方法,自己去調整又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你的孵化期一共就三個月,基本全浪費了。
所以,一定要在正式操作店鋪之前,就把這些運營技巧先學會,開店後直接上架銷售,基本下店3-5天內都能開始出單賺錢,這是目前蝦皮的主流玩法! 再來分享下我們自己是如何做的,其實核心就是一張運營地圖: 這張地圖我打碼了(勞動成果,禁止盜用)想要高清版的點擊下方加我找我要就行,免費! 另外,我這裏還有一本關於蝦皮運營的手冊和一些視頻,我也可以免費發給你學習,只要加我人人有份! 加我微信:67657639,免費領取【shopee運營操作資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