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的發展現狀怎麼樣?
電商行業總體的市場來看仍然是處於風口,雖然現在中國傳統電商行業還在穩步發展,但是近年來增速有些放緩,這意味着國內電商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現在最主流的電商是跨境電商版塊,市場還有很大的缺口。
由於國內的電商平臺成本流量越來越高,小賣家獲取流量舉步艱難,品牌供應商和頭部賣家佔有大量資源,越來越多的賣家開始轉戰跨境電商平臺。
總的來說,國內電商飽和,難生存,電商體系加速成熟,運營成本日益增大,產品利潤低,低價競爭無利潤,加上嚴重的疫情受創,讓中小賣家更加雪上加霜,加速外逃!一時間讓沉睡多時的跨境電商市場喚醒起來,重新煥發出活力的氣息。
國內電商行業的現狀是啥樣的?電商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現狀是焦灼、緊張,有人守塔保底盤有人攻塔搶地盤。
電商行業價格戰的潛力幾乎被挖盡,就看破局者怎麼來設計模式了。
目前來說,國內電商平臺有拼多多、美團、抖音、快手、京東、淘寶系……這些平臺的競爭不可爲不大,最終還是靠平臺能吸引多少流量來決定市場的大小。
面對不同平臺之間的特色,各自都有強大的流量來源,但是這些流量能給衆多的賣家分到多少??? 平臺競爭多了,對買家利好。
現在還不好判斷現狀到底會怎樣,反正根據淘寶的變化證明其有很大壓力,這也是他們的平臺政策變化給了其他平臺的機會。
看自己選的平臺和自己要賣的是什麼產品了!如果要賣的品類競爭較大,現在入行要盈利是要花錢的。
你如果想要入行,建議多瞭解自己的品類適合在哪個平臺去賣。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是2015年8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思光。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生鮮農產品展開探討,在總體思路上,藉助電子商務對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討論生鮮農產品“賣難”與“買貴”、“安全”與“多樣”的深層次矛盾,企望獲得新的解決思路。
目錄 第一章緒論001 第一節生鮮農產品產銷現狀001 第二節相關研究和解決方案綜述006 第三節生鮮農產品研究相關理論011 第二章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環境024 第一節生鮮電商政策環境024 第二節生鮮電商經濟環境028 第三節生鮮電商社會環境032 第四節生鮮電商技術環境043 第五節電子商務市場配置作用048 第三章生鮮電商行業現狀053 第一節生鮮電商行業發展概況053 第二節生鮮電商企業發展狀況055 第三節生鮮電商市場機遇和特徵057 第四節生鮮農產品產業鏈現狀060 第五節生鮮電商產業的關鍵環節061 第四章生鮮電商行業發展制約因素 及策略分析066 第一節農業歷史性制約066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目錄|第二節農業資源配置中的不合理性068第三節生鮮食材經營特性的限制072 第四節顧客對生鮮類商品的需求層次072 第五節生鮮電商區域發展策略074 第六節生鮮農產品企業經營策略075 第七節生鮮電商本地與農場對接076 第八節線下取得流量和口碑077 第五章生鮮電商企業模式選擇078 第一節電子商務需求模式比較078 第二節生鮮農產品網絡營銷選擇084 第三節生鮮電商流通政策措施088 第四節生鮮電商模式及配套策略物流的選擇091 第五節生鮮電商政策優化097 第六章我國生鮮電商行業主要業態分析103 第一節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協同管理模式103 第二節客戶關係營銷模式110 第三節第三方物流組織管理模式117 第四節顧客忠誠度先導模式119第七章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124 第一節我國生鮮農產品分銷渠道分析124 第二節我國生鮮電商市場競爭態勢138 第三節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競爭對手分析 ——傳統超市149 第四節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競爭對手分析 ——生鮮農產品連鎖超市158 第五節影響我國生鮮電商企業競爭力的因素164 第八章我國生鮮電商行業消費需求分析167 第一節生鮮電商消費者網購行爲分析167 第二節生鮮電商客戶羣體分析177 第三節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層次180 第四節生鮮電商供應與消費者需求的矛盾分析181 第九章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營銷策略分析184 第一節國內主要生鮮電商營銷體系分析184 第二節生鮮電商行業產品營銷分析189第三節生鮮電商行業營銷的幾個關鍵環節194 第四節國內生鮮電商營銷典型案例分析195 第十章生鮮農產品網絡品牌創建200 第一節生鮮農產品網絡品牌的內涵與特徵200 第二節生鮮農產品網絡品牌的創立與維繫203 第三節生鮮農產品網絡品牌策劃的核心與路徑206 第四節生鮮農產品網絡品牌的促銷手段211 第五節生鮮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214 第六節生鮮農產品網絡品牌的戰略選擇222 第十一章我國生鮮電商產業鏈上游生鮮農產品市場分析225 第一節我國食品生產基本狀況225 第二節我國蔬菜市場分析228 第三節我國水果市場分析231 第四節我國肉製品市場分析234 第五節我國乳製品市場分析238 第六節我國水產品市場分析244第十二章生鮮農產品物流的成本控制250 第一節生鮮農產品物流信息問題250 第二節生鮮農產品物流增值空間252 第三節生鮮農產品物流信息組成255 第四節生鮮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關鍵技術260 第五節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成本控制策略264 第六節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總成本綜合控制272 第十三章我國典型生鮮電商平臺運營模式分析275 第一節中糧我買網275 第二節順豐優選281 第三節沱沱工社286 第四節天貓商城288 第五節1號店291 第六節京東商城295 第七節國內其他生鮮電商平臺298 參考文獻302
我國跨境電商面臨哪些挑戰?
無障礙登錄/註冊欽雨跨境電商跨境電子商務跨境貿易我國跨境電商面臨哪些挑戰?關注者 12被瀏覽 7,227關注問題 登錄後你可以不限量看優質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內容一鍵收藏登錄查看全部 9 個回答飛鴻跨境電商集團山東飛鴻跨境電商集團有限公司 一、我國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跨境電商平臺門檻低,對企業約束小 隨着國際市場不斷開拓,跨境電商的准入門檻逐漸降低,申報條件過於簡單。
我國跨境電商主體的數量和跨境貿易總量還在不斷增長,同時部分規模相對較小的電商失信、缺信的問題也逐漸顯露。
跨境電商企業的問題,大多體現在進口方面,主要包括監管不力、失信行爲,最典型的例子是跨境電商進口產品不合格。
比如,違反國家產品質量法等相關的法律規定,商品的構成成分存在着嚴重的超標或者不達標的情況,商品的說明和中文標識不清楚或者含糊不清,引導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誤解。
(二)跨境物流費用昂貴 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和訂單數量不斷增長,帶動了物流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壓力。
首先,對於小批量的訂單來講,運輸成本較於國內貿易進一步提高,高昂運輸成本成爲其負擔。
其次,在海外建立屬於自己企業的海外倉,這種方式規模大、成本高並不是適合所有類型。
第三,保稅區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成本,但是預測訂貨量的困難程度提高,產品的庫存成本和相應的物流成本增加。
第四,如果目的地的海關設置通關壁壘,不允許商品進入目的地,這就會導致物流延遲,甚至可能被沒收或退回商品,使中小企業的跨境交易面臨巨大的損失。
(三)跨境電商地區發展不均衡 現如今,跨境電商地區之間出現大量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跨境電商貿易總額的不平衡。
根據現階段跨境電商交易額地區分佈的實際情況來看,東部沿海城市的跨境電商交易額所佔比重相對較高,其比重超過了70%,西部內陸省份要想進一步享受到跨境電商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幾乎是很困難的。
第二,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失衡的情況。
廣州、深圳藉助沿海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在跨境電商方面的發展比較迅速,而且物流倉儲建設發展速度快並具備一定規模。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吸引周圍城市資源,而重慶、鄭州等城市發展較晚與發達城市在貿易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出口跨境電商品類分佈不均衡 根據上述我國出口電商品類分佈現狀,我國出口的產品多屬於電子產品以及輕工業領域,第三產業所佔比重相對較小,這種情況使得出口行業出現兩極分化的可能性更高。
從短期來看,貿易額的進一步增長,會使跨境電商貿易的總量進一步擴大; 但是從長期看,貿易額的進一步增長,會使得出口產品結構出現不平衡的情況。
例如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佔比較大的電子行業其商品,具有科技發展速度快,產品更新速度快、可替代性高的特點; 出口品牌電商如果在策略方面出現任何問題或者是產品在某一環節中出現任何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連鎖反應,甚至對其他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三、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優化建議 (一)提高跨境電商准入門檻並加強監管 伴隨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政府對跨境電商的產品質量以及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其行業准入門檻也要進一步提高。
例如企業規模、擔保金、企業的經營範圍等,針對不符合相關規定的企業,要嚴格禁止該類企業進入跨境電商領域。
首先,既要對跨境電商相關法律進行完善又要加大執法力度。
與此同時,還要注意與國際緊密結合,使得進口產品以及出口產品都可以符合國內和國外的雙重標準。
例如可參考和借鑑國際質量安全體系相關的法律法規,減少出口商品受相關貿易壁壘的限制,同時也能對進口商品安全質量有更明確的量化標準。
其次,針對缺信、失信行爲要予以嚴格處罰。
嚴格處罰跨境進口電商的缺信、失信行爲,這是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國的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同時也對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有利於我國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二)降低跨境電商物流費用 對於跨境電商來說,物流費用問題是很大的限制性因素。
面對這一問題,需要政府提供經濟以及政策支持進一步構建跨境電商運營體系。
作爲微觀主體,跨境電商企業想要依靠自身的資金構建屬於自己企業的運營體系是很困難的。
雖然很多跨境電商平臺已經與很多物流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但是二者之間的合作關係多基於國內,缺乏系統完善的物流體系也導致管理方面出現混亂的情況。
因此,政府可以參與到該體系之中,規範市場秩序,制定行業的發展規劃,引導行業之間進一步合作,進而使得資金和政策的及時性得到保證。
(三)均衡跨境電商地區發展 針對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以及地方存在發展失衡的問題,政府首先要將自己的態度明確,允許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存在。
根據各地方的實際情況,深度結合地方特色,鼓勵自主品牌以及民族企業跨境發展,積極鼓勵跨境企業依靠自身的努力進一步發展。
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第一,從產品本身出發,發掘利用好中西部的特色產品,政府應給予一定的財務支持鼓勵自主創新,提高出口企業的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從而擴大國外市場競爭力。
第二,上海、廣州等具有一定發展規模的試點城市調動資源發揮帶動效應,爲中西部特色產品提供更多機會。
第三,針對進行自主創新的西部跨境電商企業,相關政府可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給予創新類產業稅收支持。
第四,完善基礎設施特別是國內交通運輸,改善中西部產品向外運輸交通受制約的現狀。
(四)適度調整出口跨境電商品類佔比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雖然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品類非常豐富多樣,但是其各個品類所佔的比重出現了失衡的問題,其中,傢俱家居、3C產品所佔比重最高,而其他產品所佔比重都相對較低。
要想適度調整跨境電商品類,主要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利用市場需求進行進一步的調節; 第二種是通過國家的相關政策予以引導。
在出口跨境電商行業內,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扶持或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進行出口補貼等促進低比重品類產品的出口。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低比重品類出口現狀,還是要從通過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塑造自主品牌擴大宣傳打造品牌效應、增強創新能力入手。
例如,我國化妝品行業在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中進口遠大於出口。
爲激活我國化妝品行業國外市場,對於化妝品行業出口跨境電商企業,政府可以通過資金支持培養一批具有研發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相對較強的從業人員,以此進一步改善商品質量、創新包裝樣式,將傳統的低成本的批量生產模式最大程度地擺脫掉,從而提高化妝品的價值含量。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賦予企業更多的自主權以及獨特性,改善產品質量提高其核心競爭能力。
結語 跨境電子商務利用互聯網和高科技優勢,在全球疫情爆發的近兩年成爲推動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
將跨境電商概念與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結合進行分析,發現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存在平臺門檻、物流費用、地區發展、品類分佈等方面的問題短板。
結合我國跨境電商的實際發展狀況,提出提高准入門檻,降低流費用,均衡地區發展,調整出口品類佔比等對跨境電商發展的優化建議。
2022-05-18 17:47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