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亞馬遜困難重重,還值得入局嗎?
進入2022年以來,亞馬遜一直波折不斷,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接踵而至。
6月4日,亞馬遜公司宣佈,現任亞馬遜全球消費者業務的CEO ,在亞馬遜工作了23年的戴夫·克拉克將於7月1日離職。
除了高管的變動,亞馬遜公佈的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速也逐漸放緩,該公司遇到了自2015年以來首次轉盈爲虧,虧損額達到38.4億美元。
該財報一經發出就引起了一片譁然,許多亞馬遜賣家開始思考,爲什麼亞馬遜越來越難做?亞馬遜還能做嗎?究竟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做亞馬遜呢? 一、越來越“卷”的市場 現在亞馬遜的狀態,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也不爲過。
1、外部競爭 跨境電商市場就像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跨境平臺湧入這個市場。
國內外亞馬遜現狀是什麼樣的?
亞馬遜作爲一個發展時間已久的跨境電商平臺,那裏可見的巨大紅利使許多會做生意的中國賣家湧入。
但是隨後的疫情爆發,使所有跨境賣家都承擔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在亞馬遜平臺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中,物流服務無疑是影響很大的一個,隨着物流成本的增加,跨境物流的成本也在同步上升。
許多跨境電商企業會發現,物流成本已經達到了成本計算的臨界點,電商利潤率大大降低。
如果亞馬遜想繼續發展,它就必須找到解決物流問題的辦法。
對於中國賣家創業更爲致命的就是亞馬遜的封號。
雖然中國賣家的跨境電商創業路上有很多風險,但是機遇也隨風險一起到來。
實體產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電子商務產業卻發展飛快,電商羣體在不斷壯大,電子商務正在蓬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更是很火熱。
根據數據顯示,早在兩年前,電子商務零售額就已經達到驚人的四千二百億美元。
所以,中國賣家在亞馬遜平臺上的發展仍然比較可觀。
二、亞馬遜政策變動。
亞馬遜已經爲在其平臺上註冊的賣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辦法。
對於今年年新上線的賣家,他們將受益於亞馬遜平臺客戶經理的備份服務,這項支持服務將持續到今年年底。
其實有很多賣家早早就利用這個機會在亞馬遜跨境平臺上註冊了賬戶。
如何看待亞馬遜中國新發布的“物流+”計劃?(進軍物流行業面向中國市場全面開放其物流系統)
”雙11前夕,亞馬遜在中國則率先推出了“亞馬遜物流+”的策略——全面開放其倉儲物流體系給更多的中國企業,這一大戰略貌似把全球最牛的電商物流開放給全中國的各行業。
其實2015年中國的電商和傳統零售已經逐步融合,走向O2O的全渠道模式,這個時候多平臺、多渠道的訂單驅動的供應鏈,是各大品牌所面臨的挑戰。
如何評價亞馬遜的家用智能攝像頭EchoLook?
僅就Echo Look來說,用硬件去切入消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是。
軟件對用戶選擇成本已經夠低,但即便如此現在推廣一個APP依然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
而對硬件產品,嚐鮮者面臨的是更嚴格的誠意挑戰——用真金白銀支持,普及速度必然極爲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