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新店開了一週,這數據正常嗎?

啊...這,一週出單已經很不錯了,自信一點呀。
兄die,你做的應該是跨境吧,現在跨境水生火熱,店羣起飛的環境,你新店一週就能出單是很不錯的好兆頭呀,我自己開本土店新店我都不能保證一週出單,差不多全部上新完,一個月左右,前期投入一些基本運營才慢慢會出單店。
抓住時機,做引流款,推引流款的流量上去。
這個新店是去年年底11月開的,3個月了,現在也才每天5-10單,這個情況都是正常的呀,電商你做的是培養店鋪粉絲,都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不可能一口氣喫成胖子的。
像其他你看到數據不錯的店,他都是經驗很長時間的,有自己穩定粉絲流量池,就比我我的這個老店,正常旺季一天100-200單都很正常,旺季300-400,但這個店都快一年半兩年了。
所以沒有可比性的,作爲新店你的重點不是關注每天幾單,而是重點裝修店鋪,優化款式貨品纔對呀。

Shopee

Shopee自成立起,一直保持成長。
2018年,Shopee GMV達到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49.9%。
2019年第一季度,Shopee季度GMV同比增長81.8%,總訂單數同比增長82.7%,App下載量超過2億。
2021年Q2 Shopee總訂單數同比增長127.4%,總成交額(GMV)達到150億美元,同比增長88%,總下載量在谷歌應用商店全球購物類App中位居第一,在東南亞以及臺灣購物類App中,均囊括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及用戶使用總時長第一。
根據應用分析平臺 Apptopia 數據,Shopee 爲2021年全球下載量最高的購物應用,下載量到2.03億,在購物類應用中排名第一。

Shopee好做嗎?出單多嗎?

首先我們一起來理解下Shopee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項目,講真的它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Shopee就是開網店跟其他的跨境平臺一樣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有的朋友好不容易把Shopee註冊下店了,想先註冊開店,然後隨便上點貨,看什麼反饋數據好再決定賣什麼這就有點草率了點。
如果說你賣點什麼東西看看有沒有出單,看一看數據數據反饋再決定賣什麼,最後你會發現什麼都沒有收穫。
1.選品的坑 (1)超級大件、過重的都儘量都別做,如果沒有合適的貨源,運費你都會很虧。
(2)儘量不要去做雜貨鋪,爲什麼不做雜貨鋪,首先入駐Shopee你的目標不會就是玩吧,目標當然是掙錢,在Shopee靠的是流量,流量是官方給你的,因爲雜貨鋪沒流量,甚至官方想給你流量都不懂該怎麼給。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每個買家都有其對應的標籤,比如美食、服裝、數碼產品等等,那麼官方推送流量推給你,把相對應標籤的用戶推送給相對應類目的店鋪,這樣才能讓流量的轉化做到最大化。
做一個雜貨鋪沒有精準的物品沒有官方就是想推你也沒有地方可以推。
那麼如果你是官方你肯定會退給有準確標籤的譬如女裝感興趣的用戶推薦良好的賣家 2.選品得科學。
有的朋友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上架產品,正確的選品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選品思路上,然後通過數據測算出要上架的商品,上架後還要去做測款,根本就不是你喜歡你覺得的事情。
跟喜好無關的事情 那麼怎麼樣的去選品纔是最正確的選品方法 1.小白、新手 做爲一個小白或者新手永遠不要一上手就是掙多少錢,而是如何的快速去熟悉店鋪操作和運營技巧,並且能堅持做下去,Shopee的門檻確實不是很高,是個人就能開店,但是能堅持做下去並做好的人做的出彩的人爲數還是很少的。
而平臺的熱賣類目可以幫助新手賣家更快更好的出單,讓你們更有動力堅持做下去。
2.注重賣場概念 因爲蝦皮是更注重賣場概念的,你的整個店鋪的風格和調性需要協調統一,這樣才能做到更好的轉化,在Shopee纔可以做到正常的持續出單。

各大電商公司有什麼區別?

無障礙登錄/註冊電子商務 B2C 電商電商營運各大電商公司有什麼區別? Lazada和Shopee起點相似,背景不同 Lazada成立於2012年,總部設在新加坡,業務範圍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東南亞國家,覆蓋大約5億消費者。
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億美金投資,持股達83%,彭蕾出任董事長,Lazada完全成爲阿里平臺,代替速賣通征戰東南亞市場。
2018年3月,lazada也宣佈在深圳成立辦公室TechHub。
2009年,天津人李小東在新加坡創立了遊戲公司Garena。
2017年公司更名爲Sea Group,並在同年成爲了第一個在紐交所上市的東南亞科技公司,成立6年後,Sea在2015年進軍電商領域,推出了全品類電商平臺shopee。
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Shopee的GMV分別爲19億美金和22億美金。
其中,2018上半年Shoppe的GMV已達到2017全年水平,增長非常迅速。
(這個銷售額是什麼概念,有機會再跟大家做個對比) Lazada和Shopee流量平分秋色,市場和用戶高度重疊 1、不含臺灣,Lazada整體流量更大,若包含臺灣,則Shopee流量更大; 2、在第一大市場印尼市場,Shopee流量表現更勝一籌;lazada和shopee的前三大市場,其流量總和就超過了wish(但是總體銷售額遠不及wish)。
3、Lazada已開始了“六個站點合一”計劃並有了操作後臺,各站點流量將聯通。
總體而言,Lazada和Shopee兩大平臺流量表現各有特色,但Lazada背後,阿里的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支持,是跨境賣家在平臺選擇時要重點考慮的。
Lazada和Shopee品牌戰略各有不同 兩大平臺對比來說,Lazada更傾向於走高端形象路線,更爲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強調圖片的專業規範,在品牌策略風格上與速賣通較爲相似。
而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像國內的淘寶,走的是C店路線,更爲突出產品的價格優勢,圖片的形式多樣(很多有大量的水印和不規範的拼圖)。
lazada和shopee兩大平臺在流量、品牌戰略、賣家數量等十個方的差別之處。
Lazada和Shopee起點相似,背景不同 Lazada成立於2012年,總部設在新加坡,業務範圍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東南亞國家,覆蓋大約5億消費者。
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億美金投資,持股達83%,彭蕾出任董事長,Lazada完全成爲阿里平臺,代替速賣通征戰東南亞市場。
2018年3月,lazada也宣佈在深圳成立辦公室TechHub。
2009年,天津人李小東在新加坡創立了遊戲公司Garena。
2017年公司更名爲Sea Group,並在同年成爲了第一個在紐交所上市的東南亞科技公司,成立6年後,Sea在2015年進軍電商領域,推出了全品類電商平臺shopee。
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Shopee的GMV分別爲19億美金和22億美金。
其中,2018上半年Shoppe的GMV已達到2017全年水平,增長非常迅速。
(這個銷售額是什麼概念,有機會再跟大家做個對比) Lazada和Shopee流量平分秋色,市場和用戶高度重疊 不含臺灣,Lazada整體流量更大,若包含臺灣,則Shopee流量更大; 在第一大市場印尼市場,Shopee流量表現更勝一籌;lazada和shopee的前三大市場,其流量總和就超過了wish(但是總體銷售額遠不及wish)。
Lazada已開始了“六個站點合一”計劃並有了操作後臺,各站點流量將聯通。
總體而言,Lazada和Shopee兩大平臺流量表現各有特色,但Lazada背後,阿里的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支持,是跨境賣家在平臺選擇時要重點考慮的。
Lazada和Shopee品牌戰略各有不同 兩大平臺對比來說,Lazada更傾向於走高端形象路線,更爲重視引導賣家突出自己的品牌,強調圖片的專業規範,在品牌策略風格上與速賣通較爲相似。
而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像國內的淘寶,走的是C店路線,更爲突出產品的價格優勢,圖片的形式多樣(很多有大量的水印和不規範的拼圖)。
Shopee的賣家數量和店鋪數量超過Lazada 從超級店長數據統計分析來看,以馬來西亞站數據爲例(之前平臺的長期招商開店默認會開馬來站,所以具有分析對比意義),shopee的店鋪數有23萬,Lazada的店鋪數爲14萬。
也就是Shopee的賣家數量是Lazada的1.5倍。
這個數據是符合常識的,因爲lazada有近半年多的招商封閉期。
五、Lazada和Shopee平臺佣金差別不大 兩個平臺的佣金相差不大,其中,lazada佣金普遍爲1%至4%(越南6%至8%)+2%(付款手續費),shopee佣金爲3%至5%。
由此看來,Lazada和Shopee的佣金是要比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要低很多的,說明平臺正處於招商吸引期,以低佣金鼓勵賣家積極入駐。
Lazada和Shopee物流時效都在10天左右 Lazada物流採用官方物流LGS,時效在10左右簽收。
要求48小時之內填寫物流跟蹤號,並在訂單產生後5天內將貨物寄到義烏或者深圳倉,平臺會負責運輸妥投。
當然,賣家也可以選擇自發貨。
Shopee賣家可以使用官方物流SLS,也可以自選物流。
並且,賣家可以自己設定發貨期是3天或者7天;據賣家口中得知,shopee第三方個別物流公司丟包率比較偏高,也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Lazada和Shopee主營類目主要爲生活類產品 兩大平臺的主營類目也是高度重疊的,畢竟Lazada和Shopee的用戶及市場就是高度重疊的。
兩大平臺經營類目39%爲生活用品,38%爲電子產品,7%爲時尚商品。
同時,兩大平臺的用戶,有60%至70%都是年輕女性。
從客單價大體表現來看,鞋子類爲5至16美金;玩具爲2至9美金;衣服爲5至15美金;服裝配飾爲5美金以下;美妝爲3美金以下;家居裝飾爲2至18美金;箱包爲2至12美金;母嬰爲2至11美金。
(經驗值,僅供參考) Lazada和Shopee店鋪都有等級之分 Lazda店鋪分爲三類:針對普通商戶的普通店,有自有商標和優質商戶的品牌旗艦店,適用於知名品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官方自營店,簡稱lazmall。
(相當於速賣通那邊的邀請制的高平臺費的類目) 。
Shopee店鋪也分成三類,按照店鋪考評數據晉升分爲普通店,優選店,商城店。
(僅僅是名稱而已,並沒有特殊的所謂的商城) Lazada和Shopee放款週期都較短 兩大平臺的放款週期都較短,都是10天左右放款。
而Lazada因爲使用的都是官方物流,只要平臺檢測到物流妥投了,不需要客戶確認收貨,平臺就會給賣家放款。
其中,Lazada可以用Payonner收款(P卡),Shopee可以用PingPong或者P卡收 2021-03-17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