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到底是B2B還是B2C?

這是一家B2C的平臺,當然部分企業店鋪有少量B2B的業務。
亞馬遜上開店的都是公司註冊,企業店鋪, 但是銷售的大多數都針對終端消費者,平臺管理及其嚴格。
不過,也不排除有部分企業所做的是B2B類的業務,畢竟有些產品真的只是企業可能在購買。
所以:我說這是一家B2C的平臺,部分企業店鋪有少量B2B的業務而已。

亞馬遜B2B跟B2C有什麼本質區別?

謝邀 @井瑾 首先你要理解b-business(企業,商家),c-customer(客戶,消費者),2就是two,同音to,所以b2b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其他同理. 而亞馬遜這個平臺本身是屬於一個外貿b2c平臺. 平臺上除了少部分的超級大賣,大部分的跨境電商賣家都是"小b",即"小批發商",如果你是一個亞馬遜新賣家或者還沒進入這一行,正準備進入,那你的起點也就只是b2c的一個模式而已.中小賣家關注b2b也是更多地想通過b2b來提升亞馬遜的銷量,所以出現了一種"b2b2c"的模式. 做亞馬遜b2b的賣家中,大部分都是工廠,還有小部分的貿易型賣家,也就是說做b2b更多的是在跟工廠交鋒,這就不同於b2c更多與消費者交鋒的一個模式了.那些大賣家熱衷b2b主要是供應鏈優勢,而且進入企業級市場可以更好地打造品牌. 2020-12-26 15:28 圓圓 amazon資源共享和資源交換跨境電商10年 謝邀 @井瑾 折扣和價格 2020-12-26 13:18 四川恆元鑫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用心服務,專注跨境電商 謝邀 @井瑾 亞馬遜 b2b(bu

亞馬遜企業購,可以做嗎?

2020年,其實可以稱得上是B2B大爆發的一年,不被看好的外貿B2B去年整體的發展都很不錯。
3月16日,亞馬遜公佈亞馬遜企業購(Amazon Business)海外企業及機構客戶突破500萬!與線上購買習慣加速養成、跨境電商跨越式增長相符的是,中國賣家拓展海外商採的貿易渠道和盈利空間正進一步放大。
亞馬遜企業購交出500萬海外企業及機構買家、全球年銷售額預估達250億美金成績單的背後,得益於B2B的高速增長以及全球9大站點龐大的線上商採需求。
亞馬遜企業購爲多站點、多領域、多機構的TOP百強企業和機構組織提供數億種商品選擇,頗受海外商採客戶的青睞。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全球B2B電商市場規模到2027年將達到21萬億美元。
另據Episerver在2020年3月對全球B2B決策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0%的製造商與41%的分銷商表示,他們超過60%的收入是通過B2B線上渠道獲得的。
線上消費習慣的不斷強化、採購需求的激增,使過去只能藉助線下商採模式才能獲得的大宗訂單開始轉至線上,快速對接且有效處理跨境訂單完成B2B全球商採模式的更新迭代。
實際上,商機還是挺大的

亞馬遜B2B怎麼個操作流程??後期運營和B2C一樣嗎??

一、亞馬遜的B2B是什麼? 亞馬遜B2B平臺主要爲企業和機構客戶提供,以滿足其一站式商業採購需求。
2015年4月,亞馬遜率先在美國推出Amazon業務。
網上僅一年就有40萬企業和機構買家註冊使用,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月增幅超過20%。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B2B採購中,87%的企業買家會用Amazon,78%的企業買家用Amazon。
二、B2B亞馬遜的優勢: 1、開拓新市場:面對發展瓶頸和轉型瓶頸的製造業,AmazonBusiness可以幫助其拓展海外市場,爲企業帶來新的銷售機會,最終將優質產品打造成全球化品牌。
2、一站式採購:採購方也不需要面對多家供應商採購的麻煩,買家從多家賣家處購買只會收到一張電子發票,買家給網站打款,網站再打給各供應商。
3、簡化採購過程:如果賣家選擇了FBA,亞馬遜將爲你分配訂單。
賣方只要把產品送到亞馬遜倉庫,亞馬遜就會負責後續的分揀,包裝和分發過程。
此外,亞馬遜還爲FBA賣家提供相關的客戶服務,如退款和退貨。
4、適用範圍廣:類別涵蓋了企業和機構用戶的熱門採購類別,其中最核心的類別包括:工具類產品(工具類)、傢俱材料(家庭傢俱)、辦公用品(辦公室)、工業和科學研究用品(BISS-BusinessIndustry&ScientificSupplies)。
根據這些分類,亞馬遜經營賣家可以有選擇地擴展其產品系列。
三、是誰在做亞馬遜B2B的生意? 它們都是什麼樣的賣主?力量怎麼樣?正在開拓哪些市場?現在來看數據。
工廠佔目前已做亞馬遜B2B業務的賣家67%,貿易類賣家佔33%。
另有55%的企業計劃轉型做亞馬遜B2B業務。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進入亞馬遜的B2B市場,你需要更多地與工廠競爭。
解析:一方面是由於亞馬遜B2B招商政策的傾斜,其次工廠大多有做B2B的經驗,輕車熟路,而且工廠SKU少,庫存佔用資金少,工廠拿到原材料賬期要比貿易賣家拿到供應商賬期更容易。
已成爲亞馬遜B2B賣家中,月銷低於100萬美元的賣家佔45%。
而且打算做亞馬遜B2B的賣家中,95%的賣家月銷售額低於100萬美元。
那表明很多賣家大鱷已經在做亞馬遜了,而許多中小賣家也在做傻事。
解析:中小賣家關注B2B,更多的是想通過B2B促進亞馬遜的銷售。
由於供應鏈優勢,大賣主熱衷於B2B,並且進入企業級市場可以更好地做品牌。
已經做了亞馬遜B2B的賣家,100%涉足美國市場,45%涉足歐洲,33%涉足日本,11%涉足澳洲。
亞馬遜B2B賣家90%都是美國賣家,50%是歐洲買家,32%是日本買家,18%是其他國家買家。
分析家:亞馬遜美國站在美國很早就推出了B2B業務,市場很大,自然是賣家關注的焦點。
與B2C相比,亞馬遜目前在歐洲的B2B競爭並不激烈,新興市場更是一片藍海。
四、他們看上了B2B的哪些方面? 衆多賣家雲集,在他們眼中,亞馬遜B2B的吸引力何在? 1、工廠方面:47%重視亞馬遜的流量,35%重視亞馬遜的品牌,18%重視亞馬遜良好的服務水平和平臺機制。
分析:對於新業務,廠家更願意付出,更重視長期利益。
2、貿易賣家方面:38%的人認爲亞馬遜B2B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利潤空間大,而競爭者少;31%的人認爲亞馬遜的流量大,而31%的人認爲亞馬遜的品牌和平臺機制好。
分析:貿易型賣家比較現實,利潤、流量、競爭規模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纔是他們所看重的,對平臺的安全感也不高。
五、機會背後隱藏着怎樣的挑戰與擔憂? 在經歷了半年的“試婚”之後,已經做了亞馬遜B2B的賣家面臨了怎樣的挑戰?一路上賣家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挑戰方面:已經做過B2B的賣家,45%有運營和流量困擾,22%認爲B2B選貨難,22%認爲利潤不高,11%擔心物流。
在B2B賣家中,46%擔心自己B2B亞馬遜的經驗不足,14%擔心產品質量不過關,9%擔心物流和倉儲,5%擔心市場競爭。
分析:從做過銷售者的反饋來看,B2B經驗不足爲慮。
亞馬遜B2B和B2C在上架、廣告、FBA、結算等方面非常相似。
資源方面:B2B已經做了很多年的賣家,在產品開發、人才培訓、客戶維護、資金、運營推廣等方面的資源需求佔20%左右。
在B2B賣家中,45%的人需要產品資源,27%的人需要平臺推廣運營,14%的人需要物流和軟件。
分析:目前大多數貿易型賣家的短板在於貨源,而在人才和物流方面沒有太多問題。
與此同時,顧客關係的維護也是工廠和貿易型賣方共同面臨的難題。
關注我,谷歌大中華區一級代理商帶你分享更多海外推廣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