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會計和傳統會計有什麼區別,建議剛畢業就去嗎?

電商會計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銷項發票很少很少,TB PDD之類的電商平臺幾乎不會有顧客要求開票,這個時候要注意的稅務問題可能比普通的供應鏈貿易公司來的多一點兒。
剛畢業去什麼樣的公司可以自己根據喜好來呀,因爲基礎的會計工作都是類似的,一部分細節不一樣,多問問師傅,多看看賬目,悟性好也能自己悟出不少來。

想問下電商會計的發展前景?

首先,電商會計VS傳統會計。
電商會計也是建立在傳統會計基礎上的,但是他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可以說,做過傳統會計未必就能立刻能勝任電商會計,我們先大致從以下幾方面瞭解一下二者的差異。
1.是否存在虛擬業務: 傳統:無; 電商:刷單、虛擬庫存。
2.財務數據來源: 電商:線上+線下、網上自取; 傳統:線下紙質、單據傳遞。
3.發票的取得: 傳統:買賣雙方當場交接; 電商:發票滯後、需要申請。
4.其他:略。
其次,電商會計每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近幾十年來會計和財務行業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

互聯網改變了我們、改變了企業、改變了政府、連帶也改變了會計行業。
會計這個行業,每個時代都不同,從大航海時代開始,一個好的會計必然會成爲每個商行搶手的人才,發現到現在,倒是有人擔心,會計這個行業會隨着互聯網的發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其實,大可不用擔心的,會計這個職業最大的價值,是在於人對公司利益層面的負責任判斷,記得,重點是負責任。
人工智能是不會負責任的。
想一想,一家公司的會計要向多少人負責呀,股東老闆、銀行稅務、工商海關、供應生產、銷售客戶,有時連工人收不到工資都要找你。
輕易說出人工智能會代替會計,那是外行人。
那麼爲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相信人工智能會取代會計呢? 這個估計與電商行業的發展有關。
電商會計與傳統會計有哪些不同呢? 1、 有財務後臺 2、 可以實時報賬 3、 能自動生成收支數據 1.21 財務後臺 一般傳統企業,其銷售合同、提貨單、盤點表、領料單等等大都是由生產部、銷售部、倉存部提供的,但電商行業,以上這些都是直接從電子商城、移動APP、微信平臺直接取得,從訂單、商品、庫存、採購、發貨、物流、結算、一直到售後,全程數據可以自動導出。
當然,這個操作需要電商會計從財務後臺導出。
電商行業的財務後臺有很多種、淘寶、微信、京東都有他們財務後臺,後臺記錄每筆訂單的具體數據,財務會產生和交易流水號對應的訂單號作爲統一憑證。
我以淘寶爲例吧,淘寶官方已經提供財務工具(http://pay.taobao.com),幫助商家實現統計店鋪收入、店鋪支出、費用明細等基本功能。
當然,你如果覺得不好用的話,可以自己換一個,淘寶上面有很多財務工具選用。
一般來說,如果你是個人又或者小微企業,不需要對賬、不需要資金管理、不需做利潤分析、淘寶的賬房工具可以滿足你,但如果你是企業,有一定的銷售收入的話,可以在淘寶官方的開放平臺(http://open.taobao.com)自己選擇第三方軟件,可以滿足一般的核算需要。
如果你的企業有ERP的話,可以叫ERP的服務公司爲你開放電商接口,自己去搞一個適合自己系統。
國內的ERP,他們都可以無縫連接各大電商平臺,多平臺訂單同時管控;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企業的ERP軟件,及時抓取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數據,如你是賣鞋的,同時在天貓、京東、唯品會都有銷售的話,可以統一在ERP查詢到實時銷售信息、物流信息和庫存信息。
除此之外,也有針對跨境電商的ERP,雖然暫時來說,功能還不算強大,但針對性還是很強的。
站在會計的立場上,我是建議使用ERP,因爲如果用人手計算,是非常花時間的,如果你銷售的商品種類超過500件,靠人手操作,這要請多少人呀? 1.22 實時報賬傳統企業報銷的銷售費用,用的是紙質的《支出審批單》,按職能層層籤批,先進點的也有企業用OA進行審批,也有企業用ERP進行審批,然後給財務入賬。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層層審批是有效的內部控制手段,但時效性就差了一點。
有時候,想要知道今天的銷售情況,往往需要幾天時間。
不過,有一些比較激進的電商,希望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的查詢企業支出明細以及監控資金狀況的,他們會在手機上面訂製自己企業專屬APP,將電商平臺的信息和數據保存在私有云(企業的雲服務器),爲企業全員提供隨時隨地、有條不紊的實現遠程報銷、採購、託運等任務的,特別是貿易型的電商,需要多工廠、多地點之間運作的。
這個時候,電商會計就不用等單據錄入完畢,就可以自己去查找當日的收支情況了,而且壓縮了財務單據傳遞的時間,尤其是的供應商都能開具電子發票的話,這個時間就更短了。
能實時記賬,這個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功能,特別是銷售員去“試款”的時候,如果每天能監測到每個產品的銷售數據和存貨數量,就能比別人更快一步搶到先機。
1.23快捷生成收支數據 傳統企業的會計,在月末的時候會打印銀行當月的流水,按收到的發票分配所屬的費用。
如貸款利息發票記入財務費用、車間電費發票記入製造費用、託運發票記入銷售費用等。
而在電商企業,由於大多數的費用繳納均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微信),電商會計可以通過查詢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支付信息,彙總所有的收支數據,流程是這樣的: 微信支付寶內導出收支流水 ——> 自動分配當月所屬收支 ——>記賬 對比通常傳統的做法,這個是最省時間的。
如果是大型的電商企業,有自己的信息工程部的話,一般會自己開發APP,接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開放式接口(http://open.alipay.com)(http://pay.weixin.qq.com),按自己的行業特點做私人訂製支付管理系統。
就算不是自己開發的APP,購買某些ERP軟件,也可以實現自動導入第三方平臺的交易數據。
這個是比傳統覈算方法更快更準的地方。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電商的財務數據是與網絡交易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如果將這些導入導出的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去完成,理論上是可以的,畢竟這是重複性的工作。
不過,想代替會計,這條路還很遠。
拋開會計的職能,站在一家公司的立場上看,其實,電商公司和貿易公司一樣,最能給公司帶來經濟利益的是銷售和採購兩個部門,想在電商這個竟爭激烈的行業中賺到錢,一定要抓好銷售和採購。
但想銷售和採購得力,就要有一個好的後腰,這個就是電商財務,如果將銷售比作人的手,採購比作人的腳,那麼財務就是腰,想要手腳有力,腰就要好。
如果腰不好,經常會發生,採購沒有錢,銷售沒有貨,物流沒有包裝袋的情況出現。
面對這些複雜的情況,很多企業的財務都會遇到過。
當然,有的財務靠經驗,有的靠制度,有的靠吼。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判斷這些情況,是不是可以代替財務呢?是可以的,這個是肯定的,但技術上估計很難,因爲要到達這個程度,這個人工智就要變得非常聰明瞭,甚至完全可以代替人類去工作了。
不過那個時候,估計我們都不需要打工了吧。

電商會計和傳統會計有什麼區別,建議剛畢業就去嗎?

電商會計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銷項發票很少很少,TB PDD之類的電商平臺幾乎不會有顧客要求開票,這個時候要注意的稅務問題可能比普通的供應鏈貿易公司來的多一點兒。
剛畢業去什麼樣的公司可以自己根據喜好來呀,因爲基礎的會計工作都是類似的,一部分細節不一樣,多問問師傅,多看看賬目,悟性好也能自己悟出不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