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現在新品上市後,因爲種種限制,我們不能大肆shua,Vine幾乎成了官方認可的獲取評價的主要方式。
目前,亞馬遜已經將Vine Voice的註冊ASIN數量上限從60個提升至200個,這對於專注於精品銷售的賣家來說,已經非常充足。
對於中小賣家來說,一個賬號一年也推不了幾個新品。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惡意投訴的情況也不少,所以每個賬號運營的產品數量還是適量爲好,以免風險太大。
接下來,我將分享幾種使用Vine的玩法。
第一種:
一款新品上架幾百上千個後,投放廣告的同時,按照規定爲產品鏈接註冊Vine 。
這樣做的優勢在於,可以同時進行推廣和產品測試,如果產品質量好,可以迅速爲鏈接積累自然評價和Vine評論。
缺點是,如果鏈接沒有評價,廣告的轉化率可能會大幅下降。
第二種:
有些聰明的賣家選擇在新品上市後先註冊Vine,等到收到一些好評後再開始廣告推廣。這樣做的優勢在於,可以降低推廣難度,提高廣告效果。
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如果Vine的領取速度較慢,評價回傳也會相應延遲,可能會錯過新品的流量高峯期。
如果新品長時間沒有銷量,亞馬遜系統可能會認爲該產品不受歡迎,之後再進行推廣將會非常困難。
第三種:
新品先通過空運發送少量產品,專門用於註冊Vine。同時,通過海運發送大量貨物,等到海運貨物到達後,空運產品的Vine評論也差不多完成了。
關鍵在於,空運和海運的listing需要分別創建,等到海運貨物到達後,再將有評論的空運listing與海運listing合併。然後開始進行站內站外的推廣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空運和海運listing的標題、五點描述應有所區別,以避免被系統自動合併的風險。
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上述第二種策略的風險,因爲新品期通常是從產品上架後開始計算的。
第四種:
有些人會利用Vine進行精鋪測款。他們會選擇多種不同款式、功能或材質的產品,以少量多樣化的方式發送至FBA,然後開啓Vine。
根據哪些產品被領取得較多,獲得較多好評,就考慮發送這些產品的大宗貨物。
這種方法相對穩妥,總比盲目發送大量貨物,卻難以推廣,或者推廣後收到大量差評要好得多。
然而,這樣做需要支付的Vine註冊成本也相當可觀。只能說,對於資金充足的賣家來說,這不成問題。
Vine雖然是個好工具,但並不是所有情況下都適用。有時候,那些容易送出並獲得好評的產品,並不一定好推廣;而那些一開始送不出去的產品,反而可能在市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至於價格高低對推廣的影響,這其實並不是絕對的。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和策略,高價產品同樣可以推廣得很好。
最後,你也可以找 VINE 評論人,加速你的進度,能夠快些回評。
(來源:雪球站外)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