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境電商大戰啓示錄——從Temu起訴Shein中讀出的策略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跨境“雙雄”激戰再起,中企出海該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近日,中國出海電商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日益白熱化,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Temu向Shein提起反壟斷訴訟。

這給我們帶來何種思考?艾凡諮詢總結出了三點對中企“走出去”的重要啓示。

一、Temu起訴Shein案事件概述

7月14日,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向美國法院提出訴訟,指控快時尚平臺Shein違反美國反壟斷法。

Temu在訴訟中稱,Shein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強迫服裝廠商與其簽訂獨家協議,阻止他們與Temu合作。”Temu表示,Shein的所作所爲阻礙了美國超快時尚市場的發展。”

Shein發言人在7月17日發表迴應,Temu的訴訟沒有事實依據,Shein將會積極應訴。”

二、對峙的根本原因:定位雷同導致惡性競爭

Shein在美以“中國、低價、全品類服裝”的定位立足;而Temu作爲“海外版拼多多”也以低價見長。兩家企業定位和模式太相似,本質上都在爭搶跨境電商的低價快時尚市場,同時都針對中低收入羣體,採用低價、高SKU的業務模式,從定位到營銷都高度雷同,是天然的競爭對手。

所以艾凡認爲,Temu起訴Shein是“正常中帶有一絲失控”的商業競爭行爲,甚至兩家中企的戰火可能會隨着全球擴張而持續蔓延。雖然Temu起步較晚,但有拼多多強大運營實力支持,迎頭趕上Shein只是時間問題。

三、從該事件中讀出的三點重要啓示

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多方競爭,如何在複雜環境下保持發展勢頭?近期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起訴快時尚巨頭Shein的案件,能給出海企業帶來一些啓發。

艾凡總結出了以下三點:

1、中企出海運用本地法律維權,應實現常態化

跨境電商作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重要領域,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是其必然面臨的問題。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Temu向Shein提起訴訟,充分利用了美國的司法程序,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會對其他中國企業起到一個良好的表率和指導作用。鼓勵更多企業不畏強權,敢於通過在美訴訟的方式在海外維權。

如果這一次Temu訴訟獲勝,不僅Temu自己受益,也會對整個中國電商行業乃至全部出海企業產生正面影響,會成爲一個典範。

隨着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利用司法程序維權會在未來成爲一種常態。中國企業需要學習、或者諮詢專業的律師、財務顧問等,在海外運用當地法律武器捍衛權益。

2、質量和品牌塑造跨境企業核心競爭力,簡單的價格戰沒有意義

Shein和拼多多的快速增長模式值得關注,這還需經受時間檢驗,但顯然,過度依賴低價競爭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商品的質量和品牌形象纔是核心競爭力。

這告訴我們,企業都應該積極探索自己的特色化國際化路徑,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而不是簡單依靠價格戰。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品牌建設,走向品牌化發展道路,取長補短,進行正面競爭,這樣才能推動行業良性發展。訴訟和公關手段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自身實力。

3、服務體驗纔是供應商與消費者的選擇關鍵

Temu與Shein都是快速增長的跨境電商平臺,兩家企業間的競爭關係不會因這次訴訟而終止,無論訴訟結果如何,兩公司仍會在競爭中求存與發展。

對於服裝供應商來說,選擇平臺合作更看重的是哪家平臺能帶給自己更多訂單和收入,而不是僅僅基於平臺之間的競爭糾紛。

對於消費者來說,更看重的也是平臺能提供什麼樣的商品選擇、價格優勢、購物體驗等,而不會僅以這次訴訟案件來判斷平臺的品質。

所以,不管訴訟勝負結果如何,Temu和Shein都需要繼續提升自己的服務與用戶體驗,才能贏得供應商和消費者的選擇。

(來源:艾凡諮詢公衆號)

(來源:Sheng老師跨境財稅)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