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跨境出口情報局
作者:局座
阿里出海不僅有國際站、速賣通,也嘗試過獨立站——allyLikes。
不過這個被內部稱爲實驗性項目,似乎已經走到了終點。目前,該平臺已經無法打開。
據局座瞭解,allyLikes應該是在2021年開始試運營的,彼時因爲全球疫情爆發帶動的跨境電商火熱,以及當年4月亞馬遜封號潮,讓獨立站DTC概念愈加火熱,allyLikes應運而生,且對標當時的SHEIN。
allyLikes說起來是有勝算的。
一方面,阿里體系佈局跨境久矣,國際站、速賣通和Lazada可以提供大量的海外市場需求端數據;另一方,1688等覆蓋了全國各色產業帶,在供給端的優勢不言而喻,哪裏有好貨,哪裏有好品,阿里估計都懂。另外,淘系培養出來的商家,在流量端的技能更是無與倫比。
所以,看似不太可能失敗的項目,結果卻……
局座分析,有這麼幾個原因:
①、定位問題,新平臺在品類端過於聚焦,容易被降維打擊,SHEIN與allyLikes同爲國內平臺出海,在供應鏈端的優勢不相上下,但海外心智卻差了一截,要短期趕上實屬不易。
②、品類的受限,影響了用戶的增長。比如,你在站外投放流量,進入到你這個平臺,如果只定位快時尚,那他只能買快時尚,流量單一到無法複用。但多品類平臺卻存在一站式買全生活所需的可能。
③、時機不對,雖然上線那段時間獨立站DTC特別的火,但那只是虛火,2022年資本燒不動,很多獨立站也歇菜了。同時,蘋果對用戶隱私的保護,讓Facebook等社媒的流量成本高漲,獲客更難了。
④、資源問題,就像局座一開始說的,allyLikes只是阿里內測的一個項目,並沒有上升到戰略級別,在內部資源上扶持不夠,支持團隊也是現有速賣通團隊配合着運營,沒有獨立的部門做ALL IN支撐,這也是導致關停的原因。
⑤、竟對太強,TEMU的極致性價比都讓亞馬遜心生嫉妒,更何況是allyLikes,而TiKTok短視頻和直播在歐美的盛行,且快時尚特別適合TikTok,這也讓歐美快時尚市場競爭更加的激烈。
所以,看似不太可能敗局的allyLikes,最終和許多大廠出海項目一樣,戛然而止!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