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京東查不到我去年的交易記錄啊?

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在京東APP“全部”裏面找到,按照步驟操作就行了。
第一步、首先需要打開京東APP。
第二步、在京東首頁右下方點擊“我的”。
第三步、這裏可以選擇待付款或者待收貨。
第四步、進入之後點擊左上角的全部。
第五步、這裏就會顯示京東所有的購買記錄了。
第六步、向下滑動,等待更新就可以查看更多的京東購物記錄。

如何看待京東買家不能查看交易快照和一直不發貨只能補償京東豆?

非自營第三方店鋪 首先去和賣家確定是預售?、缺貨還是因爲其他原因延遲發貨,如果是缺貨48小時內無物流消息,賣家是需要補償實際成交額30%的京豆,如果是延遲發貨還得看其原因,疫情問題的話是無解的。
如果是賣家個人問題是需要賠付5%的京豆。
然後平臺可以額外賠付價值5元的京豆,自營延遲發貨也是5元。
京東客服處理的沒有問題,按照規則處理。
而交易快照,買家一直都不能看,客服能看,至少我個人是沒有遇到過京東客服和第三方賣家穿一條褲子的情況,活動保價不管活動多複雜,客服在後臺都是能查到的,如果一個客服你覺得有問題,那就關閉會話再找一個,總不可能所有客服都針對你吧?~ 規則中心 rule.jd.com/rule/ruleDetail.action?ruleId=628432346361761792&btype=7

如何看待IT之家爆出的京東下單後商家可隨意更改訂單信息,且客服拒絕提供交易快照等行爲?

是的,我們不僅遭遇到商家隨意更改訂單信息,更關鍵的是我們拿不到京東的商品快照。
如果不是因爲谷歌快照,怕就真要成了死無對證了。
網購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有的人認爲是便宜,有的人認爲是方便。
但啓人覺得,網購最大的優點應該是 “透明”。
平臺的出現,保證了交易雙方的財產安全。
規則的制訂,杜絕了買家賣家抵賴的可能。
這從根本上解決了【信任】的問題。
但是,啓人要說但是了。
最近,在網購的過程中,我發現京東有兩個細思恐極的規則: 京東拒絕爲消費者提供交易快照。
而且京東的訂單頁面,會隨着商家對商品的更改而更改! 這不是逼消費者買東西前先錄屏嗎??? 啓人先給大家解釋下交易快照是什麼。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網購訂單是一種【合同要約】,裏面詳細記錄了買家購買的數量、價款、支付方式、收貨人、收貨地址等。
一旦賣家將訂單中的商品實際發貨,買賣雙方的【合同】就算正式達成。
但是,網購有個最大的問題是,電子版【合同】存在後臺修改的可能。
如果賣家賣出一個商品後,立刻更改商品詳情,換成一個便宜的,買家只能白白喫虧。
爲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淘寶和拼多多都在訂單詳情頁面中加入了【交易快照】功能。
這個功能可以將你下單那一瞬間的商品詳情頁截圖留證,防止日後扯皮。
很人性化,對吧? 但是,啓人又要說但是了。
作爲【合同原件】的交易快照,京東不但不提供給消費者,還提供給商家。
商家一旦修改商品詳情,用戶的訂單頁也會跟着變(點進去只能看到商家修改後的最新頁面)。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京東在暗暗偏袒某一方。
大家看,2016 年就有用戶公開表示自己的訂單內容,和最初下單時不一致。
付款後,京東發來的郵件裏,是一雙【深藍色】和【深棕色】的鞋。
但在電腦中查看訂單,就變成了一雙【深藍色】和【土黃色】的鞋。
經過詢問後,商家承認他們編輯了商品信息,變成了一個新商品。
對比微信上收到的京東提示,可以看到,就連商品名都變了。
這位網友吐槽道 “商家改成什麼,訂單就顯示什麼,多麼的不靠譜!” 啓人趕緊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訂單,我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存在。
比如我買的這款堅果,當初郵件裏的證據是【滿 199 減 120 】。
但現在訂單詳情裏,變成了【滿 400 減 280 】。
另外一個訂單也是這樣,訂單詳情中的兩張圖片都和購買的商品完全不同,點進去後更是不同。
由此可見,京東這個所謂的訂單,不一定是當初那個訂單。
點進去的詳情,也不一定具有任何參考價值。
千萬不要以爲只有京東上的第三方賣家纔會出現這個問題,京東自營也不能避免。
有網友表示:“常規,我(在京東自營)買了內存條,當時上面的外觀特徵是 rgb,送來的是馬甲條。
然後京東專員說快照沒有 rgb 。
有點可笑。
” 還有網友表示:2019 年 9 月在京東上買了一臺 16 升的熱水器,收到時卻只有 10 升。
再次查看訂單發現訂單頁變成了 10 升的。
萬幸,這位用戶在購買前截了圖: (注意看,圖片右上角寫的是 10 升,標題和規格寫的是 16 升)在昨晚這篇稿件發出後,我們在微信後臺上收到了很多用戶的類似反饋,比如這條: 京東自營在用戶下單後更改活動規則,我要是不提供截圖,客服就不承認!提供了截圖,客服才退錢給我。
當然,京東的訂單詳情會變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當買家和賣家發生糾紛時,京東拒絕爲買家提供交易快照。
就在昨天,啓人和京東上一位賣家發生交易糾紛。
我自信滿滿地問他:有交易快照你賴得掉? 他不慌不忙地說:您能給我看看嗎? 啓人果斷打開京東,然而找了一會兒我才發現:我 X ,根本沒有交易快照,詳情早改了。
除了一張碰運氣從谷歌抓到的快照,我手裏一點證據都沒有。
就在今早,啓人給京東客服打了個電話,要求他們提供交易快照,也就是【合同原件】。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京東客服能看到快照,但拒絕向用戶提供。
在我明確告知對方:【根據《電子商務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在電子商務爭議處理中,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原始合同和交易記錄】後,京東依舊拒絕提供交易快照。
他們的理由是:交易快照涉及我們內部的隱私,這是公司的規定。
呵呵,啓人我作爲交易的一方,不但拿不到合同原件,信息反倒成了京東內部的隱私。
而且別忘了,京東這個所謂的隱私,賣家是可以任意查看的!這就不得不佩服京東對 “隱私”的保護相當到位了。
在啓人對京東的做法提出質疑後,可能是客服忘了關麥,我清楚地聽到她在小聲嘟囔:爲什麼會把這個權限給賣家呢? 就連客服都對京東的做法產生了懷疑! 事實上,京東關於交易快照被告也不是一次了。
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可知,京東對其他用戶也選擇堅決不給交易快照。
然而一旦上了法庭,這些所謂的隱私,又都被京東交了出去。
用戶想看自己的交易快照,難道只能上法庭? 這維權成本也太高了吧??? 說句實話,我實在不敢想象哪家的用戶需要下單前錄屏、下單後起訴。
怪不得很多用戶親切地稱京東爲【狗東】呢。
別說,還真是。
IT之家官方微信公衆賬號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知乎官方賬號,愛你喲~

如何看待京東將交易快照視爲內部信息,拒絕向買家提供,但商家卻可以看到?

今天負責處理我售後糾紛訂單的專員更直接跟我表示這個是京東的內部信息,不能向我提供,但可以讓她在系統裏查看後,然後告知我,我可以選擇不相信,如果需要交易快照的話,可以下單的時候自行截圖(大概意思)。
如果工信部或者執法機關那邊需要調取的話,京東法務部會提供。
但我意外的發現商家那邊可以直接看到交易快照。